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国际

财政部将发行450亿元储蓄国债

时间:2024-09-09

关于2024年第七期和第八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发行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

财库〔2024〕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中国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行,2024—2026年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为筹集财政资金,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部决定发行2024年第七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国债简称:24储蓄07,国债代码:241707,以下称第七期)和2024年第八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国债简称:24储蓄08,国债代码:241708,以下称第八期),现就第七期和第八期(以下称两期国债)发行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发行条件

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第七期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2.18%,最大发行额为225亿元;第八期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2.3%,最大发行额为225亿元。两期国债发行期为2024年9月10日至9月19日,2024年9月10日起息,按年付息,每年9月10日支付利息。第七期和第八期分别于2027年9月10日和2029年9月1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两期国债发行公告日至发行开始日前一日,如遇中国人民银行调整3年期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两期国债取消发行。发行期内,如遇中国人民银行调整3年期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两期国债从调息之日起停止发行,未售出发行额度由财政部收回注销。

二、销售组织

两期国债由40家2024—2026年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以下称承销团成员)通过网点柜台代销。中国工商银行等32家承销团成员(以下称网银成员)同时通过其网上银行代销。中国工商银行等16家承销团成员(以下称手机银行试点成员)同时通过其手机银行代销。承销团成员名单和初始基本代销额度比例详见附件。单一个人国债二级托管账户购买每期国债不得超过300万元。

2024年9月10日,网银成员通过网上银行代销两期国债的额度上限为其当期国债初始基本代销额度的40%,手机银行试点成员通过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代销两期国债的额度上限合计为其当期国债初始基本代销额度的40%;2024年9月11日至9月19日,网银成员和手机银行试点成员在其取得的代销额度内合理分配各渠道额度比例。2024年9月13日营业结束后,各承销团成员未售出的基本代销额度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国债公司)核对一致后全部调减为零。调减出的基本代销额度纳入机动代销额度,自2024年9月14日起供各承销团成员抓取。

三、提前兑取

两期国债发行期内不得提前兑取,发行期结束后可提前兑取。提前兑取业务只能通过承销团成员营业网点柜台办理。投资者提前兑取两期国债时,承销团成员按照从上一付息日(含)至提前兑取日(不含)的实际天数和以下执行利率向投资者计付利息,即:从2024年9月10日开始计算,持有两期国债不满6个月提前兑取不计付利息,满6个月不满24个月按票面利率计息并扣除180天利息,满24个月不满36个月按票面利率计息并扣除90天利息;持有第八期满36个月不满60个月按票面利率计息并扣除60天利息。承销团成员为投资者办理提前兑取,可按照提前兑取本金的1‰向投资者收取手续费。

四、资金清算

(一)两期国债发行款项分两次上缴国家金库总库,缴款日期以到账日为准,2024年9月10日至9月13日的发行款于2024年9月14日17:00前上缴,2024年9月14日至9月19日的发行款于2024年9月20日17:00前上缴。国债发行款通过支付系统汇划时,应使用hvps.111.001.01格式报文(客户发起汇兑业务报文)。报文中“汇款人名称”栏应填写国债缴款人名称;汇款附言注明国债简称、缴款批次和缴款机构代码(机构代码见附件),例如:24储蓄07第一批1001。

收款人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开户行:国家金库总库

支付系统行号(同接收行行号):011100099992

第七期缴款账号:270—24407

第八期缴款账号:270—24408

(二)投资者提前兑取两期国债一级资金清算方式为定期清算,一级资金清算计息比照本通知“三、提前兑取”规定执行。

(三)财政部委托国债公司办理一级资金清算的本息资金支付。

本通知未尽事宜,按照储蓄国债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2024年9月3日

编辑:朱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