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盐城是一座滩涂绵延、鹤舞鹿鸣的生态之城。近年来,我市围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充分发挥“天蓝地绿基因红”独特优势,持续擦亮“世界自然遗产”和“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
走进位于射阳县的日月岛康养旅游度假区,海风河韵、树木成荫,旖旎风光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休闲游憩,近距离感受大自然,享生态游、做深呼吸。家住附近的居民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变迁,感慨颇多。
市民 陈娟:“过去这个地方是一望无际的荒滩草地,通过政府大力的改造,把荒滩草地变成了我们‘家门口’的绿色公园,让我们有了一个舒适的环境。”
生态绿岛、和美村庄、度假胜地……一颗黄海岸边的翡翠明珠冉冉升起,上演着昔日荒滩蝶变生态公园的奇迹。日月岛康养旅游度假区先后入选国家优选旅游项目、江苏省重点旅游项目,获评全国森林康养旅游基地、江苏省水利风景区。
射阳县日月岛康养旅游度假区运营主管 刘琪:“我们景区建设保持了原有的生态底色,广泛吸纳了现代元素,配套建设了露营基地、民宿、商业街等,通过文旅深度融合,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现在我们每年接待游客量达到了100万人次左右。”
守护湿地,共享“诗与远方”。盐城兼具湿地、海洋、森林三大生态系统,拥有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拥有漫无边际滩涂的世界自然遗产东台条子泥湿地,是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核心区,近期,条子泥湿地把低能耗、零排放、循环利用、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到湿地修复、鸟类栖息地保护、景区管理全过程,凭借出色的环保表现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了碳排放零净增目标。
东台沿海经济区党工委委员 管委会副主任 常维:“面向未来,我们将把碳中和纳入条子泥的长期发展战略,一方面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持续开展生态修复工程,提升生态固碳增汇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从技术、设施、文化、管理等多方面入手,提升景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构建低碳旅游产品体系,积极倡导低碳旅游新方式,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旅游示范地。”
拓展“两山”转化通道,释放更多生态红利。我市在不断擦亮“世界自然遗产”和“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同时,积极推动生态价值多元转化,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推动“生态资源”形成“生态产业”,进而实现“生态富民”。2023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8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3.0%,实现旅游总收入53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今年上半年,盐城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3213万人次,同比增长51%。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扩大绿色生态圈,用好“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名片,构建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打造长三角生态旅游目的地。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