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海上来,潮起正扬帆
582公里海岸线
683万亩沿海滩涂
4550多平方公里黄海湿地
……
孕育了盐城
开放包容、绿色低碳的城市特质
在东台北条子泥海域和竹根沙海域,125台风机随风“起舞”。中国首个中外合资海上风电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和法国电力集团合资建设的国华东台海上50万千瓦风电项目,年均发电量约11亿度,可满足近200万居民年用电需求。
从中国首个
中外合资海上风电项目建成运营
到中车株洲电机江苏公司产品走向全球
彰显了盐城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擎
持续扩大开放
拥抱世界之路越走越宽广
为何选择盐城试点建设零碳产业园? 答案是这里不仅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全球领先的产业基础,更有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胸襟。 盐城拥有全球最具开发价值的海上风场之一,“十四五”海上风电规划容量3000万千瓦。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超过7.6米/秒,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可达3000—3600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400-1600千瓦时/平方米,年发电量利用小时数1200小时左右。云集了国家能源、华电、国电投、华能、大唐、华润、中广核、国投电力、三峡新能源等“五大六小”所有新能源开发央企。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占江苏省46.2%、全国15%、全球8%。 盐城是江苏首批清洁能源高比例消纳示范城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超150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近70%。每年新能源发电近300亿千瓦时,可减排二氧化碳约1900万吨。 在迈向碳中和时代的征程中,盐城将自身产业纳入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在世界新能源产业的版图中嵌入“盐城坐标”。 盐城是全球海上风电装备综合产能最大的基地之一,构建形成涵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资源开发—运维服务”的风电全产业链,集聚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上海电气等知名风电整机企业,以及中车电机、中材科技、时代新材、亨通海能、长风海洋、长安望江等一大批零部件领军企业,整机产能2700台(套)/年、叶片产能9000片/年,分别占中国40%、20%以上。 盐城光伏电池片和组件综合产能位居全国城市第一,集聚天合、阿特斯、协鑫、润阳、通威、晶澳等光伏行业领军企业,以及百佳、鹿山、小牛等一大批配套产业领军企业,覆盖硅片、电池、组件、辅材、智能设备等装备制造关键领域。
建设零碳产业园,盐城肩扛使命、心怀梦想,拿出引领风气之先的胆识和魄力,铆足勇立时代潮头的担当和定力,全面扬长禀赋优势,竞逐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 走进大丰港零碳产业园碳谷管理中心,只见绿电绿证和碳交易中心智慧化管理平台上,各类数据一目了然,企业碳排放盘查报告可一键生成,通过数据库、监控网、调度端协同运行,实现园区能源数据可追溯、绿电绿证可交易。 大丰港零碳产业园积极探索“绿电+氢能”发展模式,围绕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培植发展绿氢及海洋(合成)生物等产业,推进钢铁、造纸、化工转型升级发展。园区通过提供稳定、可溯源绿电以及标准化、国际化碳排放盘查服务,着力招引有绿电需求的外资外贸企业。 储能电站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7月12日,江苏远景射阳储能电站正式建成并网。该储能电站占地约50亩,功率250MW、容量规模500MWh,是江苏目前最大的独立储能电站。该电站位于射阳港零碳产业园,采用远景自研自制智慧储能系统,电芯、变流器、电池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均采用国内供应链。 射阳港零碳产业园探索“绿电+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充分发挥“能源结构合理、产业发展低碳、生态资源富集、电网架构清晰、绿色碳汇充沛”五大优势,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新型电力系统装备、绿色能源和前沿新材料、现代服务业“3+1+1”产业,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全力打造全时段绿电供需平衡的园区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样板。 冷能是LNG中的宝贵资源,液化天然气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能释放出大量的冷能。位于滨海港零碳产业园的LNG冷能交换中心,不断刷新建设“进度条”。中心建成投运后,将通过回收和利用LNG在汽化过程中释放的冷能,实现能量的高效转化和利用。 先行先试、敢为善为,盐城围绕能源清洁化、产业绿色化、设施低碳化、管理智慧化、认证国际化,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立足绿电资源优势,盐城做好“走出去”“引进来”两篇文章,推动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绿色项目优先落户零碳产业园,打造绿色产业、绿色技术等高端要素集聚高地。 在江苏永泰数能科技有限公司看来,落户大丰港零碳产业园是明智之举。“在这里,不仅有丰富的绿电资源,产品生产使用的每一度绿电均可物理追溯来源。”公司负责人说,“我们的部分产品出口到欧洲和北美,公司要求最大限度使用绿电完成产品生产制造。” 建设零碳产业园的核心要点是实施绿色能源替代。盐城坚持“源网荷储”一体化打造,推进绿色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构建“园区内循环、企业自循环、多余电上网”的绿电应用体系。3个零碳产业园被列入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园区级试点。 光伏太阳花利用控制系统自动追踪太阳方向,使得太阳能利用率最大化;光储充一体化车棚每天产生绿电2700度,可以容纳70辆新能源汽车同时充电;服务中心外立面采用光伏幕墙,可以实现年发绿电11万度……位于射阳港零碳产业园的零碳社区,藏在细节里的零碳因子无处不在。 盐城积极推动设施低碳化,全面实施电能替代工程,切实提高清洁能源占终端消费的比重,大力推广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多元场景,着力构建新型零碳生态圈。 如何科学精准地实现碳盘查和碳管理?盐城零碳产业园探索构建以数据库、监控网、调度端为核心的智慧能碳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等进行数据采集跟踪,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体系。 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滨海港零碳产业园实现园区绿色电力全生命周期可信证明与多维全景展示,并基于物联设备监测信息,精准掌握碳排放情况,实现碳管理智慧化。
如今
绿色低碳发展的“种子”
在盐城零碳产业园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展望未来
盐城将全力推进零碳产业园高水平建设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提升产业绿色竞争力
打造零碳产业园建设“盐城标准”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