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作为农业大市,近年来,我市依托乡土资源和产业基础发展特色产业,并通过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主导产业和主打产品,完善产业链条,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激发乡村活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立秋季节,瓜果飘香。在射阳县新坍镇的一处桃园,记者看到,枝繁叶茂的桃树上,一个个成熟的黄桃挂满枝头,散发出阵阵果香,令人垂涎欲滴。果农们穿梭其中,忙着采摘、装车、运输……现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射阳县新鹏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 倪路清:“现在我们锦绣黄桃上市了,每天早晚凉采摘5个小时左右,50个工人采摘大约2万斤左右。”
射阳县新鹏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汶宸:“黄桃的面积是一百四十几亩,亩产应该达到2000多斤左右,整个园区产鲜桃应该在100万斤左右。今年签了4个分销商,主要销往浙江嘉兴、无锡,还有射阳周边,预计销售收益能达到五六十万元。”
据了解,该桃园占地约500亩,种植桃树4万多株,以锦绣黄桃、映霜红冬桃两个优质品种为主。桃园应用了物理防虫、生物农药等多种绿色技术,加上标准化种植和管理,出产的桃果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同时,当地发展黄桃特色产业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有力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当地村民 孙素凤:“我们每年在这里打工,8个小时一天100元,又靠家,感觉蛮好的。”
乡村振兴,产业是支柱。近年来,我市做足做优“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培育壮大一批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乡村产业和特色产品,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注入澎湃活力。今天上午,在滨海县通榆镇三元村瓜蒌种植园,记者看到村民们正悉心照料着这些即将成熟的果实。据了解,近年来,三元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流转村民土地发展瓜蒌特色种植,并成立合作社,带动村里农户入股瓜蒌籽项目,每年参与分红,促进增收。
滨海县通榆镇三元村党总支书记 李强:“坚持‘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吸引更多农户参与,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壮大农业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打造特色规模产业,唱响强村富民之歌。近年来,我市还健全完善“6+N”农业全产业链体系,加快培育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经济林果、规模生猪、现代禽业、特色水产市级重点链和一批县域特色链,把农业建设成为现代化大产业。到2025年,我市将建成10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达3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的村达70%以上,力争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万元以上。让广大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