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有仙气飘飘的麋鹿、雾气氤氲的滩涂。这就是江苏面积最大的地级市——盐城。
“地绿”是盐城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最宝贵的资源。盐城是一座被湿地环绕的城市,有长三角地区最大的绿肺,最美的生态风光。“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两块金字招牌熠熠生辉。盐城位于陆地与海洋之间的交界地带,且地势低平。淤积的泥沙在盐城沿海形成了大片滩涂湿地。@严正东
广袤的滩涂上,海水与陆地的争夺仍在进行。潮流往复,潮水在进退之中冲刷出万千条沟壑,海水在其中如同溪流般潺潺流动,最终万千沟壑汇成数条主干渠流回海洋的方向,在大地上形成了一棵棵状如大树的景观,这种景观被命名为“潮汐树”。
▲潮汐树
这里,曾是古长江入海口,历经千年冲刷,大片泥沙在潮流作用下,逐渐形成大大小小的沙洲;自北宋起,黄河曾数度夺淮入海,使得苏北海岸泥沙大增,孕育出适宜各类底栖生物生长的粉砂淤泥质滩涂湿地。海风吹动芦苇荡沙沙作响,盐城黄海湿地的草丛、沼泽一望无际。初升的朝阳洒落海岸,滩涂的狼尾花开出花穗,阳光下,泥滩上的麋鹿蹄印清晰可见。黄海湿地吉祥三宝,在这片土地上重新登场。▲麋鹿
中华麋鹿园,地处亚洲东方、太平洋西岸的黄海滩涂,是世界最大的麋鹿基因库。
每年6月,空气中雌鹿的气息越来越浓。雄鹿们精心准备,一年一度的鹿王争霸赛即将上演。只有成为鹿王,才有机会繁衍后代。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最大丹顶鹤越冬地,时常能看到一群丹顶鹤编队掠过。嘹亮高亢的鸣唱,在广袤的湿地回荡。由于条件优越,近几年,每年有400到600只丹顶鹤选择盐城作为越冬地。

当然了,来到这里,一定要看看这只社牛鹤——盐·加利福尼亚,如果你足够幸运,还能和我们这位“女明星”近距离亲密合影哦。

最近,我们的老朋友,黄海湿地的小勺子——勺嘴鹬已经陆陆续续到达东台条子泥区域,拉开候鸟秋季迁徙的帷幕。鴴鹬类候鸟的“先头部队”已经飞抵这个重要的“国际机场”,秋迁“航线”将逐渐繁忙起来。
全球候鸟探索出九大迁飞通道,其中过境中国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是最拥挤的一条,也是珍稀鸟类最丰富的一条。盐城地处这条迁飞通道上的关键区域。每年有超过300万只候鸟迁飞经过,在此换羽、觅食,还有约十万只在此越冬、繁衍。

浩瀚黄海勾勒出绵长的海岸线,孕育了广袤的滩涂湿地,也沉淀了百味之首的食盐结晶。傍海而居的优势,以及境内丰盛的草荡为煮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汉朝时期这里因盐建县,东晋时期因“环城皆为盐场”更名为盐城。
中国海盐博物馆坐落于盐城市区古运盐河——串场河与宋代捍海名堤——范公堤之间,能够系统反映我国海盐发展史和盐运史。
盐,不但命名了一座城市,也深深影响着这座城市的饮食习惯。
说起盐城早餐,不得不提的就是东台鱼汤面,虽不及海鲜大餐那般眼花缭乱,但却将盐城千里海岸的“鲜”,浓缩进乳白色的鱼汤中。
不过,对于在外地的盐城人来说,家乡的味道更可能是一张薄薄的鸡蛋饼。凭借着松软鲜香的味道,和出现在街头巷尾烟火气浓郁的亲和力,成为了盐城美食的灵魂。

相传为提高生产效率、丰富饮食,各家盐民分别烧制一两道菜,吃饭时聚在一起,由此诞生了颇具盐城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八大碗”。
巧用身边食材制作质朴美味,每道菜都融入了盐城人的辛勤耕耘和生活情感,不仅饱含大海、泥土的味道,更有人情的味道。
海的味道浸透在盐城人的味蕾里。淡海水交界处生长的麻虾熬成的麻虾酱,是当地人最爱的下饭菜;夜晚的黄沙港更添烟火气,海市、渔档长街、海鲜大卖场……不同种类的小海鲜有着自己的特有味道和风味。
纵湖八鲜、“九龙九鲜”将“百河之城”的鲜发挥到极致。

鼎沸市声,陌巷柴米,皆为烟火;稼穑躬耕,翁媪絮语,俱是人间。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