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重点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乡风文明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软件基础。“振兴的力量”第三期,让我们一起深入盐城乡村,去感受良好乡风下,新时代农村农民的精神面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让农民“住上好房子、开上好车子”,还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活得有面子”,特别是在乡村居民衣食住行已经不成问题的现阶段,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就显得更为重要,也更为迫切。但如何改变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关系。需要突破的地方,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改善,更在于精神层面的提升,让村民们从内心深处认同并参与到文明建设中来。
在盐都区学富镇,乡村振兴的春风吹拂着每一个角落,文明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学富镇以其独特的文明力量,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盐都区学富镇宣传委员 刘媛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我们学富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文明素养为目标,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起初,我们意识到,要想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必须先从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入手。于是,我们镇党委政府组织召开了系列座谈会,倾听村民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于是,学富镇的第一步,是建立了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这里成为了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摇篮。他们邀请专家、学者和身边的典型人物进行宣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
盐都区学富镇蒋河村党总支书记 杨华:“去年,我们蒋河村建立了全民积分管理机制,面向辖区村民,以户为单位,发放‘积分存折’。针对村民们日常行为制定正负积分事项清单,进行积分量化。以此作为入党、评优、帮扶的重要依据,用积分激励善行,约束陋习,让‘小积分’激发乡村治理‘大活力’。”
盐都区学富镇蒋河村村民 李凤华:“积分制开展以来,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乐于助人、争当先进的人越来越多了。看到这些变化,我们心里太开心了。”
接着,学富镇将目光投向了文化融合。他们深知,乡村文明建设不能脱离乡土文化,而是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因此,传统民俗文化市集热辣开市,字画、图书、根雕、糖画、泥塑……一件件非遗作品,如同历史的信使,讲述着古老的故事。村民们在这里找到了自信和自豪,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文化同样宝贵,同样值得被传承和发扬。而这种文化的觉醒,正是乡村振兴中最宝贵的财富。
盐都区学富镇宣传委员 刘媛媛:“通过政策扶持、队伍建设、保护传承等举措,切实将现有非遗文化资源‘活’起来、传下去。同时,我们不断延伸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触角,今年入夏以来,创新开启文明实践‘夜模式’,推出‘纳凉晚会’‘文明夜读’‘温情夜访’等系列接地气、有人气、高质量的夜间文明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增加了乡村的‘烟火气’,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在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富镇还注重社会治理的创新。以“布局合理、面积适宜、方便群众、便于管理”为原则,学富镇打造了乡村“美德小屋”,为群众提供美德教育和志愿帮扶。此外,学富镇还创新建立了“周四说事”议事机制,组织村民一起说事议事决事,让村民们参与到村庄管理的决策中来,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盐都区学富镇蒋河村党总支书记 杨华:“我们打造‘老树夜话、院里谈闲、凉亭议事、村部说事’四个干群说事议事场景,实现群众事群众议,群众事群众定,从群众的‘家长里短’和‘牢骚话、逆耳言’摸清社情民意,全面回应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构建‘有事来聊、遇事多聊、聊出和谐、聊出温暖’的善治格局。”
文化是根本,产业是载体。以文化产业强健乡村振兴之体,就是要发挥文化的“精神推动力”,将现有文化存量转变为经济增量,拉动乡村经济发展。在学富镇,草房子乐园的成功,生动展示了文化建设如何带动经济发展。
盐都区学富镇周伙村村民 徐亚萍:“我就是周伙村本地的人,然后之前一直在外地工作,一年可能只回家一两次,非常不方便,然后也常常在外地很想家人、孩子这些,自从知道草房子就在家门口建造以后,我毫不犹豫的就回来了,每天可以回家照顾小孩,然后在这边工资待遇跟外面是一样的,甚至比外面还要好,所以我感觉非常的开心。”
盐都区学富镇宣传委员 刘媛媛:“学富镇人杰地灵、人文底蕴丰厚,其中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教授就是我们学富人。2020年4月,区委、区政府以曹教授经典作品《草房子》为背景,打造了集乡情、文学、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乡野童话主题乐园。草房子乐园的开放,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打卡体验。与此同时,镇党委政府抓住这一资源契机,依托草房子IP文化,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村民致富。”
草房子乐园已经成为了学富镇的一张名片,提升了学富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项目落户。文化建设让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镇,如今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外界的目光。
盐城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处副处长 宣越:“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发挥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以乡村文化建设赋能新时代乡村振兴,对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将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作为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内容,省、市一号文件也做了相应部署。我市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积极挖掘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了‘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庆丰收画振兴’农民画作品征集等系列活动,多角度呈现我市乡村振兴新成效新风貌;成功申报大丰滩涂农业系统、亭湖便仓枯枝牡丹文化系统作为省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促进传统农业文化和技术的传承与创新。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积极挖掘更多特色农业文化申报国家、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力夯实乡村文化振兴基底,推动乡村经济和文化水平同步提升,促进乡村建设全面进步。”
一项项生动文化实践,串起的是新时代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的是乡村振兴带来的昂扬风貌。乡村文化振兴是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学富镇的蜕变之路也说明了乡村文化振兴可以通过结合当地特有资源来实现。相信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会有更多乡村文化实践出彩“出圈”,彰显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绘就和美乡村的幸福画卷!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