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炎炎夏日,当我们大多数人都在享受着空调带来的清凉时,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热情似火”的水稻田间,直面“烤”验,用脚步丈量着炽热的大地,用汗水保粮食丰产丰收。今天继续我们推出的《阳光很烈 你们很“燃”》系列报道,向坚守在高温一线的农业科研育种人致敬!
在盐都区农科所的水稻田里,科研人员们正头顶烈日,在田里记载着各个水稻品种的分蘖情况。阳光直射下来,水稻田间360度无死角的“普照”,让科研人员们备受“烤”验。从事水稻科研工作40年的邵风康是所里的资深技术员,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由于常年的户外工作,邵风康的皮肤变得十分黝黑,每天要行走两万多步、弯腰近千次、检验记录超500个水稻新品种。
盐都区农科所水稻科研人员 邵风康:“白天要忍受高温, 傍晚要对抗蚊虫。搞农业确实很辛苦,但你不下地,就得不到这些数据,农业就需要,每天下田观察每个水稻品种的各种性状和特征、特性,这些基本数据,确保每个水稻品种的最佳生长状态,每一株水稻就像是我们的孩子,需要精心呵护。”
头顶烈日,脚踩泥巴,上烤下蒸,汗流浃背,这已经成为了科研育种人的工作常态。今年30多岁的徐海港在农科所工作了10多年,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是水稻科研组的技术骨干,长年累月的田间作业让他显得非常老成,皮肤不再白皙,身心也在接受考验。
盐都区农科所水稻室副主任 徐海港:“参加工作之前我也是白白净净的,现在越来越黑了,每次亲朋好友见到我的时候就会说又黑了一圈。现在想想这个工作确实不容易,但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会一直坚持下去,每次看到自己新出的新品种,那种成就感真是无法比拟。”
热浪在脚下,责任在心中。正是这些默默付出的农业科研育种人,在烈日下暴晒,在高温中炙烤,用自己的身体,测量着烈日的“炎值”。
盐都区农科所副书记 陈元洲:“虽然说现在很热,但是我们始终坚守在田间地头,不断进行育种科研试验。高温确实难熬,但是每次想到自己的工作能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能为国家的粮食安全贡献一份力量,就觉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高温下的“追光者”。农科所育种人,用质朴的语言阐释了科研者的职业精神,他们把成绩写在大地上,让良种惠及千万家,用汗水换来丰收的希望,用脊梁撑起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厦。让我们共同致敬,为在高温下坚守的最美科研育种人点赞!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