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生热点

创新增收模式造就“美丽钱景”

时间:2024-07-20

60-69岁的低龄老人是农村留守人员的主要群体之一,怎样让这些老人增收?大丰区立足因地制宜,以党建引领,创新实践,发展手工经济、特色经济、庭院经济、辅房经济、劳务经济和农旅经济等六种增收模式,走出一条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大丰区刘庄镇是远近闻名的玩具之乡,玩具企业众多,发展手工经济得天独厚。当地因地制宜,以村组干部为“头羊”,实现村民与企业双向奔赴。走进该镇龙心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忙碌而温馨的场景。小小手工成了增加村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大丰区刘庄镇龙心村 村民 韩奉伶:“我们每天做千把个,一个月两千多块钱。”

在刘庄镇,手工经济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村连着一个村。友谊村和龙心村结成对子成立的“巧姨手工坊”是村村联办的典范,友谊村自筹资金购置机械,龙心村负责提供订单。这个手工坊每天净利润超过500元,每年预计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

大丰区刘庄镇友谊村 党总支书记 徐艳:“我们接到订单,做好半成品之后,然后分发到村组干部手上,根据客户需求,将半成品送给农户,农户做好后,村组干部上门,验货结账。”

大丰区刘庄镇副镇长  杨丽华:“我镇强势推进手工经济2.0版本,由党建引领实现村村联办项目,在富民增收的同时可提升村集体收入10万元。目前,我镇将依托手工经济实现乡村振兴,并从网络直播、加工销售、物流发货等环节,吸引更多年轻人才回乡创业,丰富产业生态,实现富民增收。”

大丰以深化“家门口”就业增收为目标,发展“党建引领+家庭工坊”模式,将企业适合的生产加工环节延伸到居民家中和附近加工点,打造党建引领“15分钟就业圈”。当地还积极探索更多的农民增收新模式,并坚持基层党组织筹谋推动,立足当地资源禀赋,通过产业带动,拓宽农民增收致富。

编辑:李琳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