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好了,生活才能更好。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要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探索乡村振兴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这不仅是对传统乡村发展模式的升级,也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振兴的力量”第二期,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绿色生态给盐城乡村人民带来的切实福祉。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在于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系,这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建设过程中,环境治理能力不足、资金投入不足、缺乏科学规划构成了乡村发展的三大挑战。亭湖区盐东镇在应对这些挑战中充分发挥政府主导、项目统筹作用,坚持乡村主导原则,不仅致力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更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有效地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绿色升级,提高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亭湖区盐东镇曙阳村,一场“绿色变革”让这座原本污水横流、田地零散、农房破旧的村子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曙阳村在人居环境整治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中,清理了河道、修建了护坡,水清岸绿,为村庄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盐城市亭湖区盐东镇曙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蔡绍景:“根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要求,我们曙阳村首先对集体的河道、河坡、青坎进行了集中的整治,收回了群众胡乱耕翻种植的集体的青坎和河泊,由村集体统一栽植果树和苗木,这样一是为我们村环境进一步提升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第二也为我们村集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后劲和潜力。”
厕所革命作为“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曙阳村积极响应上级政府号召,进行改厕。如今的曙阳村,“露天茅坑”早已不见踪影,每家每户都建起了厕所。
盐城市亭湖区盐东镇曙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蔡绍景:“我们全村760户农村户厕已经全部改造完成,我们还设置了5座便民公厕。我们正常对农村户厕进行监督和管理,我们还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让村民自己动手创建美丽的家园,通过一系列的监管和推进工作使我们村的环境、农户的环境变得更好、更美。”
此外,农房的改善工程也在村里如火如荼地进行。危房被拆除,村民们住进了统一安置的新房,住房安全得到了保障。街道变得宽敞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曙阳村的人们在新的家园中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村民 陈志远:“通过环境整治,我们曙阳村以前和现在绝对是两个样,以前我们这里的环境,苍蝇蚊子满天飞,现在通过环境整治,群众居民的思想意识提高了,苍蝇蚊子也少了,水也清了。”
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曙阳村的环境整治行动不仅让村庄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还极大地促进了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在创成省级“水美乡村”、“美丽家园省级示范点”等多个荣誉后,曙阳村共计得到了上级58万元的奖补资金,同时好生态还为村子带来了新的商机。
盐城市亭湖区盐东镇曙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蔡绍景:“成功招引‘丹若自然农业’;‘鸿雁南飞’项目乌拉特蒙古村特色餐饮,民俗文化交流;生鲜肉、奶制品旗舰店;‘进村赶烤’项目入户并建设运营。我们在招商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村集体成立了盐城兴曙劳务有限公司与盐城市青禾农业专业合作社助力产业发展,推动强村富民,走出了一条‘稻香田园、曙色乡旅’的生态富民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盐东镇通过乾宝湖羊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将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机结合,形成了生态循环、资源利用的闭合产业链。
江苏乾宝牧业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裕华:“我们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集湖羊养殖、饲料生产、有机肥生产、食品加工、餐饮旅游等为一体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循环发展的产业化公司。不仅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也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不仅如此乾宝湖羊还有效帮助当地农民解决了秸秆难处理问题。从2008年开始秸秆被禁止焚烧,但要如何处理田间余下的秸秆,这对于农民来说是个难题。
江苏乾宝牧业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裕华:“我们拥有存栏湖羊10万只,每年需要从当地农民手里采购玉米青贮饲料6万吨,以及大量花生秧、秸秆等农作物作为湖羊的饲料原料,帮助农民解决秸秆处理问题,推动地方种植业的发展。”
在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把握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保护自然资源等关键节点,有效预防和解决农村地区面临的污染问题,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乾宝湖羊将湖羊养殖产生的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进行资源化利用,发展了第二产业有机肥加工业。
江苏乾宝牧业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裕华:“我们与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院士团队进行合作,引进大蒜木霉菌肥专利技术,采用好氧发酵工艺,以纯羊粪为主要原料,生产优质的全元生物有机肥,进行粪肥还田,广泛应用于瓜果、蔬菜、稻麦等农作物种植,助力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从而推动化肥减量使用。”
如今,一幅生态宜居、村容整洁、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盐东镇徐徐展开。乡村振兴,生态先行。盐东镇通过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既保护了农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又促进了乡村经济的繁荣。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践,也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
盐城市农业农村局科技教育处处长 陆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永续发展,必须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发展,在全省率先出台《盐城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条例》、《盐城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规条文,大力推进肥药减量增效、养殖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关键举措,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2023年,盐城作为全省唯一设区市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77.34%,有效助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构建主体内部小循环、种养业间中循环、社会面大循环三级生态循环农业体系,推动投入品减量化、资源集约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
乡村环境整治的推进,提升了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增强了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发展可持续农业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推动了乡村经济发展,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