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生热点

“小田”变“大田” “粮田”变“良田”

时间:2024-07-11

40多年前,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使我国农业发展越过长期短缺状态,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40多年后,新的问题逐渐浮现。农民承包的小田、碎田,如何开展规模化种植,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2019年起,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探索开展“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这项改革听着容易,实则做起来却很难,如何保护农户权益?如何提高耕种效益?“小确幸里的改革温度”第二期就跟着记者走进盐城市多个村落,一探改革背后的故事。

7月5日,走进盐城市亭湖区,眼下时节,田间已经结束翻耕、播种作业。一株株秧苗立在田中,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在盐东镇曙阳村的田间,记者遇到了村民蔡惠东,他在村里有5亩承包地。蔡惠东告诉记者,同样的面积,先零后整,耕种起来的感受大不一样。

村民 蔡惠东:“每年收种两季找人家机工,人家都不愿意,并且就是来耕作了他还要双倍的工资,正好村里面要‘小田变大田’,把我家的四块地并成了一块,耕作起来可方便多了。我算了一下,小麦每亩田要增产70斤左右,大豆和玉米也要增加到几十斤,我每年可以增收五、六千元。”

这得益于近年来亭湖区开展的“小田变大田”改革。2019年,在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下,亭湖区探索开展“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2021年3月,曙阳村以此为契机,将零散化田块进行整合,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曙阳村全村近5600亩农田全部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不仅夯实了粮食安全根基,也有效保障和实现了农户承包经营权益。

亭湖区盐东镇曙阳村党总支书记 村委会主任 蔡绍景:“自实施‘小田变大田’改革后,全村地块数由2467块减少为115块,缩减2352块;新增流转面积1530亩,累计流转土地5049.74亩,土地流转率由58%提高至90%以上,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

此外,大田在便于统一耕种,田间管理更规范的同时,还有利于粮食“量”“质”双提升。曙阳村将“流转区”土地成方连片流转给包括家庭农场在内的8家新型农业主体经营,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等作物,有效优化了产业结构,提升了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效益。

亭湖区盐东镇曙阳村党总支书记 村委会主任 蔡绍景:“改革后,水稻亩平(均)增产75公斤,计新增产190吨,小麦亩平(均)增产40公斤,计新增产101吨,群众土地流转金亩平(均)都在1000元以上,最高达1200元,村集体通过改革盘活了土地资源,以前大田中的废旧沟塘,边角地,拾荒地,得到充分整合和利用,村集体渗溢面积达到501亩,年新增集体收入达51万多元。”

截至去年底,亭湖区6.6万农户19.75万块承包地已合并成4.08万块,配套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高产田4.2万亩以上,土地流转率由60%左右提高到78.6%。水稻、小麦每亩分别平均增产150斤、80斤以上,真正让“粮田”变“良田”。全区新增家庭农场121个,农业现代化耕种、规模化经营进一步发展。2023年,这项做法被中央一号文件吸收。今年1月,亭湖“小田变大田”入选全国农村改革典型,作为我省4个入选案例之一。

东台市南沈灶镇的晨光村也通过“小田变大田”改革实现了农田增效、农业增产、集体增收、农民致富。走进晨光村,大片规整的田地、刚收割完的作物、伸向远方的沟渠,一派“良田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东台市南沈灶镇晨光村党总支书记 周伟:“晨光村‘小田变大田’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我们成功将3369块小田整合成896块大田,复垦田埂废沟塘,增加土地143亩,亩增效170余元,转移劳动力340多人。”

作为全国唯一承担“小田变大田”试验任务的地区。目前盐城市已有116个镇、445个村实施改革,涉及承包地面积181万亩。“小田变大田”改革坚持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满足了不同主体的多元化经营土地需求,破解了农村土地细碎化问题,丰富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形式,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实现农田增量、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编辑:朱 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