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盐城工业园前身是常州国家高新区与盐城市大丰区在2006年成立共建的常州高新区大丰工业园。2021年4月,经省委省政府批复同意,常州盐城两市开展市级挂钩合作,在常州高新区大丰工业园基础上,升格组建常州盐城工业园区。
三年多来,这个以两座城市命名的工业园区悄然崛起,成为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版图中一股冉冉升起的“新”力量。
01
从“3.8”到“24.3”平方公里
盛夏时节,万物荣华,常州盐城工业园去年升级打造的常盐科创园里,研发和生产热度节节飙升。
首家入驻常盐科创园的企业——盐城弘凯水纺超净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在调试超净无纺布产线,新车间8月份将投产。不远处的盐城鲸衡医药有限公司,是常盐工业园的“老住户”,科创园开园之后第一时间申请入驻,并启动15000平米的医药智能仓库建设,与园区同步升级。目前,已有7家企业签约入驻园区,以智能制造及医疗产业为主,普遍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
“常盐科创园总建筑面积达10.4万平方米,是按照工业4.0设计理念打造的生产空间。”园区运营负责人张武利介绍,“下一步,这里还将逐步建设智慧管理系统、绿色能源系统,为入驻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前布局。”
推动园区发展向“新”而行,作为曾经的县区级合作园区,自2021年升格组建以来,常盐工业园规划面积从原有的3.8平方公里拓展到了24.3平方公里,集聚工业企业62家,先后引进风渡、北特、鑫泰龙等一批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今年上半年新开工艾肯智造等项目10个,总投资12.7亿元。
“未来,园区还将导入更多创新型重大项目,积极布局绿色能源微电网、海绵城市项目等基础设施,更好地带动园区功能布局向现代化、绿色化、智能化迈进,打造‘引才聚产’的新高地。”常州盐城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局长杨国庆介绍。
02
从“传统园区”到“智造之核”
在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布局中,常盐工业园在升格之初便被定位为“智造之核”。此后的3年多时间,这个底子为40多家中小微企业、缺乏配套的传统工业园区,以自身努力回应各级扶持政策,完成了向“智能制造园区”的华丽转身。
行走在园区的企业间,处处都能感受到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活力。江苏洁雅家居用品有限公司,以数字技术打造了保鲜袋智能车间,数据采集终端、智能显示终端等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率。
在江苏谷登重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装配车间,工作人员正在改装一台进口水平定向钻机。改装这台有着4000多个零部件的钻机,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工作,但在车间智能管理系统的帮助下,改装工作进行得井井有条。
深入企业把脉问诊,一企一策提出解决方案。近年来,园区积极打造“店小二”式服务,不仅为企业“智改数转网联”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还为企业提供上门培训和指导。目前,园区企业提质增效发展成果丰硕,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
此外,为招引、培育创新型产业项目,2022年,园区在常州国家高新区建立“科创飞地”。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联结两地,推动常州对盐城的人才、技术等资源的导流,实现“常州研发、盐城转化”的融合发展新模式。目前,“科创飞地”签约落户离岸孵化器11个,为全省南北合作园区“科创飞地”建设提供了常盐方案。
03
从“常盐携手”到“他乡遇故乡”
智汇园区,才聚未来。在3年多的携手共建中,许许多多常州人才来到常盐工业园,为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在常盐工业园区的科创中心,江苏立卓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工业智云事业部销售经理王晶正与同事讨论细化数字化改造方案。作为常州本土数字服务商,当面向全省扩大业务布局时,企业首先想到了常盐工业园区。
两年多来,王晶和同事们已经习惯了“周一到盐城、周五回常州”的双城生活,一步一景的园区,完备的生活设施,让入驻这里的企业员工高效工作、快乐生活。“走在园区里,随处可见‘常州’元素,看看常州桥,赏赏友谊河,心情就好多了。”
“产城人”深度融合,让两地合作共建跃上新高度。为让更多园区企业工作人员找到家的感觉,常盐工业园拓展区规划建设了“常州街”,计划通过三期建设,将常州的人文地标、山水园林、传统美食等元素融入街区建设,展示常州、盐城的双城文化。
盐城市副市长 常州盐城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 董彩凤:“下一步,园区将认真贯彻常州、盐城两市党委政府关于合作共建的要求,紧紧围绕南北合作新样板,融合发展示范区,以及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智造之核’目标定位。聚力抓产业,聚力抓项目,聚力抓创新,聚力抓融合,发扬常州、盐城两个城市的精神,担当作为、实干争先,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实践中,展现我们产业园区的新作为、新贡献。”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