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假模式的正式开启,游泳池成了家长和孩子纳凉嬉戏的好去处。不过,游泳场馆是公共场所,存在多种复杂的健康影响因素。近期,多家媒体报道腺病毒感染情况,其中有不少就是在泳池感染的。腺病毒是什么?感染后需要如何治疗,又该如何预防?
腺病毒是啥?
又是一种新的病毒吗?
“腺病毒”全名是“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V),最开始是从健康人萎缩的扁桃腺组织当中分离培养出来的,所以叫做腺病毒。
腺病毒不是一种新病毒,它在自然界其实早已经存在。
●它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常见病原之一,可造成呼吸系统、胃肠道以及眼结膜等多种组织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儿童。
●可常年流行,多发生在学校、托幼机构、军营等人群密集场所。
腺病毒感染有何症状?
腺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6个月到5岁,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
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咳嗽、鼻塞、咽痛、结膜炎、腹痛、腹泻等症状,泌尿系统感染者可出现血尿、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少数可发展为重症肺炎,甚至导致死亡。尤其是免疫系统较弱、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等人群,重症风险较高。
腺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多为对症治疗,出现上述症状应尽早就医。轻症患者一周左右即可自愈,切忌滥用药物。
为什么腺病毒会在游泳池传播?
腺病毒在泳池传播,和其强传染性有直接关系。
腺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可在空气中保持半小时,若在无任何防护的情况下,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尤其是手),则非常容易感染。
另外,腺病毒还可经消化道传播,即通过粪便、被病原体污染的水、食物、衣物等传播。
儿童游泳池潮湿、人多拥挤,直接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水、物品都可能引起腺病毒感染和再次传播。
如何预防腺病毒感染?
目前还没有腺病毒相关的疫苗,也没有针对它的特效药。所以,儿童要更加注意,尽量避免去“招惹”它:
1. 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需要遮住口鼻;避免和他人共用杯子、餐具;
2. 不要带儿童去人多的公共泳池游泳;如果家里宝宝需要到公共泳池游泳,也要选择有规范消毒的泳池;
3. 如果身边有人确诊感染“腺病毒”,一定要做好隔离工作。
划重点:注意个人卫生,夏季尽量避免去卫生状况不好的泳池游泳;如有感冒症状或其它不适,应避免去公共泳池游泳。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