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射阳县
为19位无名烈士寻亲记
文丨夏元祥、徐步忠,记者 安普忠
仲夏时节,万物葱翠。壮丽雄浑的华山脚下,庄严肃穆,军号嘹亮。5月21日下午,江苏省射阳县烈士“寻亲小组”带着《射阳革命史料选集》《射阳县志》等同19位烈士相关的珍贵史料,来到陆军第83集团军某红军旅“英勇冲杀连”,受到官兵列队欢迎。至此,与连队阔别80年之久的19位烈士终于找到了“娘家”,归队入列。
红色情景剧《寻亲》搬上舞台。(拍摄江山)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1944年6月30日拂晓,为掩护新四军主力转移,我军一个排30多人在海河镇塌港村伏击敌人汽艇,击毙日军小田大尉等日伪军40多人,自己也付出巨大伤亡。第二天,当地军民眼含泪水,把找到的18名烈士遗体集体安葬。
英勇冲杀连政治指导员张斌代表连队在烈士纪念碑前讲话(拍摄杜鑫)
1959年,相关部门将烈士当年牺牲的塌港更名为烈士大队,即现在的烈士村。1967年,射阳县人民政府又在烈士牺牲地建立“十八烈士墓”。后来又找到一具也是在此次战斗中牺牲的烈士遗体,安葬在“十八烈士墓”旁,但习惯上仍称“十八烈士”。2006年,“十八烈士墓”又扩展为海河革命烈士陵园。
寻亲小组走进英雄的后代路日恒家中采访(拍摄李盼)
由于当年战斗频仍,部队行踪不定,后来又多次转隶,烈士陵园里19名英烈叫什么名字,一直无人知晓,只有纪念碑上“皮旅十八烈士”的字样告诉人们他们大体属于哪支部队。
“帮助烈士找到亲人,是对烈士最好的尊崇,一定要让他们早日归队!”2023年3月,射阳县成立了由县人武部、县委宣传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融媒体中心等单位组成的烈士“寻亲小组”。
寻亲小组走进皮旅部队史馆考证历史(高成摄)
射阳县人武部政委严乾龙带领“寻亲小组”,深入研究学习党史军史,赴海河“花园头”党支部、烈士村、皮旅部队等,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想方设法为烈士寻亲。
寻亲小组走进彭辰阳家中探讨史料现场(拍摄郭静)
烈士村原民兵营长、91岁的王恒义老人是“寻亲小组”找到的唯一当事人,但王老只记得战斗发生前一天晚上,有一个班住在他的家里,山东口音,其他都记不清了。最直接的一条线索就这样断了。
3月6日,“寻亲小组”的一位成员联系上一直关注地方革命史的新四军后代、射阳县老新闻工作者彭辰阳,他的老家就在“塌港伏击战”发生地附近。彭辰阳清楚地记得,他的父亲曾说过,当时掩埋烈士遗体的人中,有个民兵战斗英雄叫路曰恒,后来是离休干部。路曰恒有文化、水性好,在掩埋烈士当天,还跳到海河水中“扎猛子”捞出一支日本鬼子的步枪,后来献给了新四军,但路曰恒早已过世。
寻亲小组向英勇冲杀连政治指导员赠送《射阳红》故事集(拍摄徐步忠)
严乾龙邀请彭辰阳加入“寻亲小组”,请他提供更多线索。在彭辰阳的帮助下,他们最后在盐城找到了路曰恒85岁的女儿路吉成,在她家果然看到了路曰恒上世纪80年代留下的关于摸起日本鬼子步枪的手写回忆录。路吉成说,找到“十八烈士”老部队,也是她爸爸的遗愿。她翻箱倒柜,忙了半天,可仍没有找到和“十八烈士”相关的实证。这时,她突然想起父亲生前有一本珍藏多年的《射阳革命史料》,隐约记得里面有“十八烈士”的记载,但这本书多年前被他弟弟“抢”去收藏了。
寻亲小组走进英勇冲杀连召开座谈会(拍摄徐步忠)
“寻亲小组”马不停蹄,驱车来到路吉成的弟弟家,果然见到了这本珍贵的资料,里面有一篇《塌港伏击战》,记载的就是当年战斗发生后没几天,盐城地委机关报《盐阜大众报》刊登的战地报道,里面不仅有十八烈士血洒塌港的详细事迹和当时部队的番号:新四军三师七旅二十团三营十连,还有3个烈士姓名:史方壮、徐盘友、孙龙祥。看到这份珍贵资料,“寻亲小组”如获至宝,精神振奋:为19位烈士“寻亲”终于获得突破性进展。
寻亲小组走进英勇冲杀连史馆听营连主官讲解(拍摄徐步忠)
3月14日,严乾龙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胡志海一行多人来到彭辰阳家,将彭辰阳和“寻亲小组”找到的资料与《射阳县志》、射阳县委党史办资料进行认真比对,证实了资料的真实性、权威性。按照已获线索,严乾龙等人通过多种渠道广泛联系,最终找到19位烈士生前所在部队。
寻亲小组向英雄部队赠送锦旗(李盼摄)
烈士盼“归队”,部队找英烈。3月30日,“英雄冲杀连”第36任政治指导员张斌等代表部队赶到射阳,核对资料、查看实物、查证史实,经过反复对比,最终确认:海河战斗的部队番号和战斗时间、地点、双方交战人数等,和旅史记载完全吻合。当天,射阳县人武部、海河镇人民政府在烈士陵园举行隆重议式,宣告英烈归队,四乡八邻几百名群众闻讯赶来,和军队官兵代表一起向英烈献花。在烈士牺牲80周年到来之际,“寻亲小组”带着射阳人民的嘱托,带着烈士的遗愿,来到“英勇冲杀连”,送烈士“归队”。连队荣誉室里已为19位烈士专门留出“海河战斗”板块,大家满怀崇敬将19位烈士事迹、照片及相关史料陈列起来。
寻亲小组从射阳县烈士纪念馆出发留影(拍摄徐步忠)
“19名烈士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精神,正是我们连魂的生动写照。”战士胡炜龙动情地说,“我们一定要将这种战斗精神传承下去,在新时代抒写奋斗强军新篇章!”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