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大种业振兴、提升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到实施农业装备补短板行动,新质生产力正在推动传统农业创新升级,让广大农民从传统的“靠天种田”,到现在的“靠科技种田”。眼下正值水稻插秧的关键时节,我市各地正抢抓农时,紧锣密鼓开展插秧工作,为秋粮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在亭湖区某种植基地记者看到,三台满载秧苗的插秧机正来回穿梭,在农机手的熟练操作下,轻快地在水田里飞奔,一株株秧苗从秧盘上滑落,被整齐地栽种入田。
亭湖区连权家庭农场负责人 卞连权:“人工的话一天只能插八分地,像我机插秧一天至少也能换插个40亩以上。”
为加快插秧进度,确保水稻生产保量稳产,亭湖区通过抓住小田变大田的契机,大力推广集中育秧和机械化插秧,预计机插秧6月底基本结束。
亭粮公司便仓种植基地负责人 温军:“计划种植水稻2200亩,全部采用机插秧,正常投入六台插秧机进行插秧,目前已经栽插580亩,预计20日前全部栽插结束。”
亭湖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 王永超:“而且秧苗素质整体较好,苗壮苗齐,为夺取今年秋粮丰产丰收奠定了好的基础。”
走进射阳县某智能化育秧大棚里,一盘盘绿油油的秧盘摆放在梯式架床上,随着机器的转动匀速上下轮转,接受光照和水肥的滋养。从“打地铺”升级成住“电梯房”,技术人员只要按下几个按钮开关,就可以实现育秧管理全程自动化。
盐城芯谷里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智能育秧中心技术人员 曹明海:“相比于传统的育秧方式,我们的育秧方式可节约秧田大约80%的这样一个空间,节约用水大概在50%左右,秧苗的周期大概可以缩短10天左右。”
不仅如此,基地还引入了自动化育秧生产线,全流程标准化管理,可以精准实现水肥控制、温度控制、物联网智能控制等,在保证秧苗品质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育秧效率。
盐城芯谷里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智能育秧中心技术人员 曹明海:“相对于传统而言的话,大概要十几个人,我们这条流水线大概五个人就够了。”
盐城芯谷里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魁:“我们共配备了育秧流水线5条,以及58台套的立体循环育秧设备。每一季可育秧15万盘,服务3000左右的种植面积。”
新项目、新设备、新技术正在给粮食生产带来巨大变化,这实际上正是新质生产力在为农业注入焕然一新的动能与活力,促进传统农业升级、创新蝶变、面向未来。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