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我市持续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综合统筹助力秸秆离田,用秸秆打包取代“夏天一把火”,多途径、多层次综合利用,确保秸秆及时处理,让“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有力促进生态环保和农民增收。
随着夏收工作的推进,小麦收割工作已接近尾声。昨天下午,记者在盐都区一处田块看到,一台台搂草机、打捆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成片的小麦秸秆被卷入打包机中,经过粉碎、除尘、压块后,一个结实的秸秆捆包从车尾“翻滚”而出。种粮户告诉记者,通过采用自动化机械设备让秸秆离田,不仅省工省本,还能增加收入。
盐都区郭猛镇孙英村种植户 陈志强:“秸秆离田有利于减少我们下茬作物的病虫害,提高播种成苗率,增强了抗冻害能力,化肥使用量减少达到20%左右,达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增加了我们种田的收入。”
近年来,盐都区将推进农作物秸秆离田综合利用,作为改善农业农村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培育农业产业的重要举措,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离还并举,围绕规模先行、规范作业,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总体思路,持续提升稻麦等主要农作物秸秆离田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实现了秸秆产业化发展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双赢。
盐都区农业农村局农机科科长 葛亚辉:“今年夏季以来,我们盐都区共组织了75台秸秆打滚机械,150台套秸秆运输车辆,总共动员了全区300多名技术人员参与今年的夏季秸秆离田工作,截止今天晚上全区秸秆离田面积已达到58000亩,为全区秋种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粮归仓,夏收忙。眼下,响水县小麦抢收工作也已全面展开。小麦颗粒归仓,秸秆综合利用。麦田里,收割机前面作业,搂草机和秸秆打捆机在后面紧跟,将散落田间的秸秆搂起成垄,方便打包机吸入,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一捆捆重达几百斤的秸秆包从打捆机中滚落,装车后送到临近的统一堆放点。
响水县农业环保与农村能源站负责人 高伟伟:“为保证秸秆及时离田,我们早准备、早行动、早落实,今年夏季,累计投入可容纳1000吨以上的秸秆堆放点35 处,秸秆打包机械约350台套,装运机械约660辆,做到收割一块、打捆一块、离田一块,确保夏茬作物及时播种。”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