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下午,由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以“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和“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盐城主会场活动在盐城市博物馆盛大启幕。
董永传说、淮剧、建湖杂技、东台发绣、大丰瓷刻......盐城不仅拥有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还孕育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全力保护、传承、弘扬城市文脉和历史文化,持续擦亮盐城非物质文化“金字招牌”。目前,盐城的非遗名录逐渐扩大至5个国家级非遗项目,70个省级非遗项目和134个市级非遗项目。
启动仪式现场,主持人对2024全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进行了精彩推介。中国海盐博物馆(盐城市博物馆)陈列展览部主任黄明慧与江苏省主会场进行了连线直播。新四军纪念馆、中国海盐博物馆、盐城市博物馆活动推荐官现场分别发布了“红动馆校·信物永恒”革命文物进校园、非遗里的海盐故事、寻盐记·非遗文化研学之旅”等主题活动,吸引广大市民走进文博场馆,了解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由非遗传承人、自媒体人、文旅从业者和小学生4位嘉宾为大家带来的“对话非遗”情景短剧将活动推向高潮。“文化的传承,是我们每一个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我希望通短视频以更加亲切生动的方式,让传统文化走向云端,融入当代人的生活。”自媒体人成天扬说。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会场,盐城市博物馆在6月8日至10日期间推出“盐味寻踪·非遗市集”“盐韵律动·非遗展演”“盐艺传扬·非遗课堂”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们前来“打卡”。盐博工作人员瞿雅瑾告诉记者,看到活动如此受欢迎心中又自豪又感慨:“博物馆作为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机构,肩负着弘扬文化、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我们将持续推出高品质的展览和文化活动,让公众近距离感受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魅力。”
“今天,30项非遗项目,80多位非遗传承人,与大家零距离接触,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人对非遗文化产生兴趣,让更多人认识、保护、传承非遗。”盐城市非遗保护中心的吴女士说。
“今天我的收获太多了,逛了非遗市集,参与了文物面塑课,我也要成为文化传承的一份子,贡献自己的力量!”来自串场河小学一年级学生沈子沐非常开心。
据了解,2024年盐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将持续到6月下旬,除了主会场,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将围绕“盐之有景”“盐之有物”“盐之有戏”“盐之有趣”四大主题,在全市开展精品展览、讲座论坛、互动体验、文艺演出、非遗展演、研学体验等47场配套活动,此次活动为契机,把盐城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转化成文化发展优势,让文物更鲜活,非遗更生动,生活更美好。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