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以来,我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企业插上“智能化”翅膀,打造“数字化”引擎,全力打造数字产业示范高地。
走进江苏悦达棉纺有限公司的10万锭智能化生产车间,车间负责人陈艳正在对生产机器进行监测。偌大的厂房内,各工序设备有序运转,却很少有人走动,取而代之的是随处可见的“机器人”,它们正成为车间里的主角。
江苏悦达棉纺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陈艳:“我们10万锭车间从去年11月份试生产到去年年底全面投产,原来万锭用工是50人左右,现在目前15人,同比效率提升了30%,还有产能也大幅地提高,原来日产30几吨,现在日产达到60吨左右。”
效率提升了,用工减少了,得益于公司对传统生产线的升级改造。如今,10万锭智能化工厂全流程采用智能化纺纱成套装备,在生产中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作为传统纺织企业,悦达棉纺实现了运营智能化、装备智联化、制造数字化,让传统产业装上了“数字大脑”。
江苏悦达棉纺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陈艳:“我们10万锭车间引进了30万支带‘芯’铜管和芯片,还有专家系统、MES系统、单锭检测系统,对于质量的全流程进行了追溯,能精准地找准问题所在,及时地发现解决这个问题,让每一支管纱的质量都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另一边,盐城星晨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里,智能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一件件新型电容器产品正陆续下线,智能化改造使企业产销增长60%。而就在前两年,由于产线联动性差,导致产品成品率、合格率低下,企业一度面临亏损。在企业犯难的转型瓶颈期,当地政府部门主动上门服务,在1000万“智改数转”低息贷款和70万元的科技奖补资金的引导下,企业全面建成了省级智能车间,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盐城星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主管 顾毅:“生产效能较同行业提升了60%,用工数量减少了70%,降低了生产能耗及材料损耗,促进了产品更加绿色环保。目前在手的订单大概2600万元,全年可以实现销售1.5亿元。”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据了解,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星晨科技每年可生产各类铝电解电容器近1亿只,产品广泛应用于充电桩、通讯、光伏风电逆变、工业电器等领域。在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同时,星晨科技不断推动智能终端产品向全链式拓展。
盐城星晨科技有限公司品质部部长 胡根杰:“我们将持续攻坚新材料、新技术,以数字化、智能低碳化为抓手,加强生产全流程智能化操作,开发新的市场,涉及医疗、国家电网以及商用电器等领域,设计开发出适用于市场新需求的高端电子信息产品,力争公司在三年内完成上市。”
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王慧 盐都台
编辑:朱洁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