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月中旬,响水县4万亩春季西兰花陆续盛放,迎来采收黄金季,科学种植+科技加持,新质生产力助力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提升了产业富民水平。
走进西兰花种植基地,一垄垄西兰花长势喜人,颗颗蕾粒均匀,色泽浓绿。从事十多年西兰花种植的南河镇大户林芳德,正在棚内来回穿梭,采收忙碌,今年春季,他的大棚西兰花在精细管理和科学种植下,个个长到了一斤左右,品相也十分不错。
响水县南河镇西兰花种植大户 林芳德:“估计亩产大概在两千三四百斤是没问题的,以现在这个行情来算,亩收入六七千块钱差不多。”
像林芳德这样的西兰花产业乡土人才,在响水足有200多人,他们每个人都拥有上规模的种植基地,领衔西兰花产业发展。响水是中国西兰花之乡,在编制西兰花产业发展规划上,该县精简优化3个主力优质品种,并推进统一标准化生产指导、统一冷藏保鲜加工、统一品牌化销售等六个“统一”。
响水县蔬菜站站长 徐亚兰:“在我们西兰花种植过程当中,我们全部应用了工厂化育苗技术,土壤改良技术,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灌技术,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从而保证我们西兰花实现高品质生产。”
响水县先后成立博士服务工作站,长三角产业研究院,与4家农科院合作,在品种创新、技术创优、废弃物综合利用、品牌创建、数字化管控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推动西兰花种植方式先后五次转型升级,总结探索的“早春设施西兰花+鲜食大豆+秋西兰花”的高效轮作模式被列入全省主推模式。
江苏省农科院研究员 响水西兰花产业研究院院长 郑子松:“我们会定期或不定期在全县范围内西兰花生产基地进行抽样检测,每次检测我们产品合格率都是百分之百,同时我们去年还开展了响水西兰花碳排放水平的评价,获得了全国首张西兰花碳标签。”
科技赋能,让西兰花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不仅大大提高了亩均效益,增加了产出率,还带动上万名群众增收致富。
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响水台
编辑:李戎文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