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生热点

“盐”之有味 解开味蕾密码锁

时间:2024-04-09

盐城,是一座因海而生、因盐而兴的城市。勤劳智慧的先祖们不仅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同时也留下了丰厚的美食资源,比如说,滨海香肠、建湖藕粉圆、冰镇龙虾……名扬海内外,每道美食都有其独特的味道和由来。市井巷陌、烟火寻常。今天的“遇见盐城”就让我们一起去探访盐城的本土美食,感受浓浓的烟火气。

在盐城,许多人的一天是从一碗面开始的。一大早,各餐馆早已食客满门,应接不暇。一碗鱼汤面、一碟烫干丝、一笼包子、一壶茶,就是一个丰足的早晨。据介绍,东台鱼汤面源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58年),相传是一位被赶出宫廷的御膳厨师采用东台特有的食材亲手制作而成。此后,东台历代名厨精心传承,使东台鱼汤面名扬海内外,1915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列《中国小吃谱》。

东台鱼汤面厨师长 冯友植:“我们东台鱼汤面已经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了,它使用三种原料,经过三个小时的熬制,熬出了这一碗‘吃一碗想三年’的东台鱼汤面,在东台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吃碗鱼汤面,赛过老神仙’。”

作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东台鱼汤面第六代传承人徐用军在传承鱼汤面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注重自主创新。在鱼汤里加入东台特有的食材文蛤,反复摸索,成功寻找到文蛤合适的比例,让鱼汤更加鲜美独特,同时又降低脂肪含量,更符合现代人的健康要求,做到口感与创意同步。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台鱼汤面”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 徐用军:“鱼汤面作为东台的一张名片,为了把它推广出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广,第一个积极参加省内外乃至全国的各类饮食方面、餐饮方面的展销、比赛、活动,第二个就是跟人社部门联合来组织培训,因为鱼汤面目前它不能工业化,它所有的做鱼汤都必须通过人来做,每天做,但是这也能体现工匠精神,现在正在积极申报江苏省鱼汤面制作师劳务品牌,第三就是通过言传身教,像我们收一部分徒弟,通过这些办法把鱼汤面向全国推广。”

而今,这碗东台鱼汤面香飘万里,走进苏南乃至上海、浙江、广东等众多地区,同样成为外地人趋之若鹜的早餐美食。

知味来水街店厨师长 许飞龙:“这个是我们从菜场买回来泡发24小时的泥螺,下面我们进行制作,首先,第一步要加入高度白酒,加入高度白酒的作用呢,是起到一个杀菌增香的作用。”

醉泥螺,是盐城市地方的传统名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鲜美的口感,成为了盐城的一张美食名片。它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需要选用新鲜的泥螺,经过多次浸泡、调味等工序,才能制作出这道美味佳肴。制作好后,醉泥螺的外观呈现出一种诱人的金黄色,每一颗泥螺都饱满、肥美,伴着酒香,鲜、弹、脆、嫩、甜,堪称美味与风味的完美结合。

盐城市烹饪行业协会会长 徐加忠:“生长于我们盐城沿海滩涂一带的海产品——黄泥螺,在明清年代,由在盐城沿海盐场晒盐的盐民发现并开始烹调食用,《盐城县志》就有伍佑醉螺的记载。食用方法有腌制、爆炒、酒醉等。特别是醉泥螺,简称醉螺,酒香浓郁,清脆爽口,食之难忘。多年来,盐城醉螺一直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成为盐城知名特色名吃,响誉大江南北。盐城大街小巷宾馆饭店、小吃、餐馆,醉螺可以说是必备菜品,是食客必选的美味佳肴。”

除了醉泥螺,盐城还有许多独一无二的特色美食。鸡蛋饼,也是盐城街头巷尾最为常见的一种小吃,深受市民喜爱。它色泽金黄、口感软糯细腻,营养颇为丰富,做起来简单省时,是早餐和晚餐的最佳食品之一。鸡蛋饼的Q弹柔韧,配上各种不同加料的特殊口感,辅以甜酱与辣酱的差异,碰撞出不一样的味觉体验。一百个食客的口中,就有一百种风味各异的鸡蛋饼。虽然全国不少城市都能见到这种小吃,但盐城鸡蛋饼却以它独特的魅力自成一派,令无数食客难以忘怀,尤其是在盐城人的心中留下了割舍不掉的情结。

大学生 盛梦萍:“大学的时候就特别想念家乡盐城的鸡蛋饼,所以放假一有时间就会来这边吃鸡蛋饼,感觉鸡蛋饼已经刻在我们盐城人的基因里边了。”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盐城,一定要品尝一下这几道美味佳肴,感受盐城那鲜美的海洋气息和独特的风味。同时,盐城还有许多其他的美食等待你去发现和品尝,相信你一定会爱上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

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陈昕榕 祁公胜 东台台

编辑:李琳娜

编辑:李琳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

分享到微信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