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稿件

雷锋日记里的这些提问,今天的我们该如何作答?

时间:2024-03-05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此后,每年的3月5日被定为学雷锋纪念日,雷锋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他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

雷锋去世时年仅22岁,换算到现在,是刚走出校园、开始工作的年纪。回首雷锋短暂的人生,他兑现了年少时的诺言。在小学毕业典礼上,雷锋曾坚定地说,“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去做个好工人建设祖国;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去参军做个好战士,拿起枪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祖国,做人类英雄”。

图片

▲雷锋(左三)在向战友们介绍节油经验

此后,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把誓言变为行动。为了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年轻的雷锋从湖南出发,北上辽宁做了一名推土机手,完成了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身份转换。后来,雷锋又响应征召,参军入伍,从一名优秀工人转变成一名革命战士。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雷锋都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牢牢锚定自己的战位,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入伍当天,雷锋在日记里写道,“我一定要做一个好战士,我要把可爱的青春献给祖国最壮丽的事业”。这句话现在读来总能让人想到另一位战士18岁时写下的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不同的话语,同样真挚的感情。年轻的他们,去世时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纪,仅仅相隔4岁,他们以辉煌而短暂的青春,对年轻人应当如何锚定人生的价值坐标,作出了最有力的回答,也为一代代年轻人树立了精神标杆。

图片

在那个物质匮乏、生产条件落后的年代,雷锋曾影响很多年轻人,为了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青春献给祖国最壮丽的事业”。今天,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都极大丰富,年轻一代有更广泛的选择空间、更多样的途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价值,但“螺丝钉精神”仍然是时代所需。无论何时,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敬业意识,也离不开与祖国同向而行、为人民奉献的价值取向。

诚然,揆诸当下,我们总能看到诸如“摆烂”“躺平”之类的标签贴在年轻一代身上。但他们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更像是一种自嘲,背后仍是努力奋斗拼搏。在一条条战线上,从来不乏年轻一代奋战的身影。在乡村的田野里,一批批年轻人俯身在祖国的大地,把脚扎进泥土,践行“强农有我”的青春誓言,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贡献青春力量;在偏远的山区,年轻的志愿者用耐心与关怀重塑美好童年,为教育事业注入了无尽的活力和希望;在边防一线,一茬茬年轻官兵扎根茫茫群山,屹立冰峰雪谷,挺进荒漠戈壁,坚守海岛丛林,用热血和青春筑起祖国的巍峨界碑……更不用说,当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年轻的身影总会挺立在最前沿,“青年突击队”“青年攻坚组”的旗帜处处飘扬。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攻坚克难的勇气,拼搏在前、奉献在前,用事实证明年轻一代面对困难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风险挑战扛得住。

图片

在这些年轻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延续。他们忠于职守、精益求精,脚踏实地为祖国建设发展事业添砖加瓦;他们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以顽强的意志、不懈的努力攻坚克难,奋勇向前。时光荏苒,雷锋精神就这样在一代代人之间接力传递,在岁月的洗礼中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年轻一代前行的精神旗帜。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18岁的雷锋曾在日记里自我拷问。今天这些问题仍值得思索,仍在呼唤更多年轻人用行动去作答。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

编辑:曹雅茹

编辑:曹雅茹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