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稿件

1984·“一部车”的梦想

时间:2024-01-05

《盐城新闻》2023年9月2日播出简讯:悦达起亚汽车8月份产销大幅增长

日前,3940台焕驰、奕跑、赛图斯汽车顺利从盐城港大丰港区“漂洋过海”。据统计,8月份,悦达起亚生产汽车18400台,同比增长62%,是近两年最高月产量;销售汽车16508台,同比增长48%,其中海外出口10008台,同比增长127%,位居我国主流合资企业第一。

这些开出国门、跑向世界的靓车都有一个响亮的品牌——“悦达起亚”。尽管这些年,国际、国内汽车市场波谲云涌,潮起潮落,但作为中韩合资品牌“悦达起亚”在整车出口上屡创新高。这辆“悦达起亚”车是如何一波三折落户盐城的?这辆车带动的汽车产业又是如何成为盐城的支柱产业呢?

时任市汽车办主任 薛偊(2003年-2012年):“有不少人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盐城的汽车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原因究竟是什么?我想原因可以说出若干条,而最重要的一条,是盐城人把发展汽车不仅作为重大项目来抓,更是作为全市上下的;‘梦想’而不懈追求,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悦达集团创始人胡友林。”

胡友林,盐城东台人。1976年,他用卖了“钟山”牌手表和军大衣换来的55块钱白手起家创业。军人出生的他,从盐城地区燃料公司山西调煤组干起,一路奋斗,一路打拼,到1991年,苏北首家集生产、流通、金融、旅游、开发、科研为一体的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大型综合性股份制企业集团——中国盐城悦达实业集团在盐城成立。胡友林任董事长、总经理。

时任盐城市人民政府市长 陶培荣(2000年-2002年):“悦达集团这个企业,实在是很不简单,董事长胡友林确实也是非常刻苦的一个人,我对他非常敬佩,他是玩了命地干事业,盐城如果没有他,悦达集团是搞不成这个汽车的。”

时任盐城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王德超(1990年-1995年):“胡友林同志他们不满足于就搞煤炭的调运,后来又搞过海轮,又搞过黛安芬。他又到印度尼西亚去了一趟,回来跟我讲,我第一次听他讲,他想搞汽车。”

彼时,盐城市刚刚成立没多久,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全市范围内数得上的大企业屈指可数。1984年12月,盐城汽车制造总厂成立,盐城人的汽车梦从这里开始起步。但受当时国家政策的限制,盐城汽车制造总厂只是以组装、改装汽车为主。到1992年,盐城汽车制造总厂面临破产倒闭。

时任悦达集团董事局主席 陈云华(2009年-2014年):“(市委市政府)叫悦达上汽车(项目),胡友林董事长也考虑汽车能不能上啊,但是他觉得悦达应该为盐城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常委会定下来以后,他就把这个任务接受下来了。”

众所周知,汽车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而当时,包括悦达在内的盐城所有的工业企业都不具备生产汽车的条件,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才、缺生产资质、缺基础设施条件,搞不好大把的钞票就会打水漂。而在那个阶段,悦达要做的事情、要花钱的项目太多太多了。其中不乏德国百年品牌黛安芬这样的千万美元体量的合资项目。刚刚成立的悦达能扛得起汽车产业这个巨大的资金投入吗?

时任悦达集团董事局主席 陈云华(2009年-2014年):“在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悦达人确实是把所有的精力基本都放在汽车,从汽车厂,我们把它接管过来以后,悦达几乎每年都亏损,为什么呢,因为赚到的钱都上汽车了,中途不乏有一些好的项目也想投,但是主要精力、主要资金都要向汽车集中。”

难走的路是上坡路,难开的船是顶风船。面临缺少资金和技术的巨大压力,悦达集团咬定发展汽车目标不放松。当时我国在制定汽车产业工业政策时,十分严格。1987年,我国确立的轿车生产厂家不过六家,90年代初又批准了五家军工企业生产微型汽车,这些汽车厂都具备轿车生产资格。它们在国家汽车目录里都是以七字打头,而其他生产大卡车、面包车的厂家都不在国家批准的七字头目录之内,盐城汽车厂就是其中一家。尽管上不了国家的七字头轿车生产目录,但胡友林却有他的想法。他一边申请国家轿车目录,一边从组装卡车、客车和生产两厢面包车做起。1993年悦达集团招来一批技术人员,凭着一股热情,敲敲打打地生产出了第一辆家庭面包车“小福星”。

时任悦达集团董事局主席 陈云华(2009年-2014年):“有次在北京,北京有个汽博会,悦达人看到一款车,起亚的普莱特,这个普莱特车子小,而且价格非常便宜,当时看也蛮好看的,产品的外形包括设计都蛮好看,他说这个产品,我们悦达汽车厂倒是能生产的,一问是谁家的,是起亚的产品。他(起亚)也到中国找市场。”

1996年10月,悦达集团和韩国起亚汽车集团实现技术合作,引进普莱特两厢经济型轿车。1997年8月18日,首辆悦达牌轻型客车,也就是普莱特下线。自此,悦达和起亚结下了不解之缘。盐城市委、市政府的决策目光聚焦于此:盐城发展汽车产业走外向型工业化道路,引进战略投资者,培育现代汽车企业。然而,谈判之路举步维艰、一波三折。韩国现代起亚提出合资企业应落户当时交通便捷的经济发达地区,而非盐城。

时任中共盐城市委书记 张九汉(2001年-2006年):“第一次见到韩国现代的郑梦九(会长),郑梦九跟我讲,你是书记,我搞汽车到你盐城,‘八不通’,将来汽车生产出来卖给谁。哎呀,他这个问题提得很尖锐啊,他说,第一,飞机不通,第二高速公路也不通,第三海运不通,第四个火车也不通,你们也没有火车,那时候盐城也没有火车,第五个,你们盐城话,普通话我们也听不懂,第六个说盐城的菜、饭,我们韩国的技术人员去吃不惯,最后说,电视台放的新闻联播和节目我们看不懂。后来我说,郑会长,我今天明确跟你表态,我作为市委书记,明确表态,你‘八不通’,在两三年内我都叫它‘通’。”

各行各业行动起来,想尽一切办法为发展汽车创造条件。大家心里都想着,为了盐阜大地发展更快一点,为了盐城的老百姓更富裕一点,为了在盐阜大地上留下的痕迹更深一点,为了盐城人走出去更光彩一点,就是豁出命也要把汽车搞上去。

时任盐城市人民政府市长 陶培荣(2000年-2002年):“我担任汽车领导小组组长的那个一届,正好是要上一期工程,第一工厂,当时郑梦九(会长),韩国现代集团(会长)他很犹豫,犹豫就要来考察,他说盐城我怎么去啊,那么远啊,(胡友林说)有飞机啊。”

时任悦达集团董事局主席 陈云华(2009年-2014年):“陶培荣陶市长,做好了迎接的准备,第二天突然天气不帮忙,盐城下雪,跑道上积雪,向北京报告跑道上有积雪,不能飞。陶市长说不行,我带人去跑道扫雪。”

时任盐城市人民政府市长 陶培荣(2000年-2002年):“但是盐城这个机场当时关闭,我反复跟机场协商,因为那个时候机场还是部队的,我说无论如何这个人物对我们太重要了,他说不行啊,你得保证安全啊,你看路上有积雪啊,也没有那么多人扫雪,我说那就扫雪啊,他说这么大个跑道怎么扫啊,我说你们战士,我们市政府再发动人一起来,那边郑梦九在北京就怎么也不想来,他说你机场关闭了还要我去干什么,胡友林说无论如何你要去,我们市长正在带人在机场扫雪呢。到了深夜一点多,接近两点了,我去接机。”

解决了飞机降落,接着解决了“八不通”。

时任盐城市委书记 张九汉(2001年-2006年):“我说飞机为汽车配套,包机,一个星期先飞一趟,从现在开始,我们政府出钱,后来跟省政府也要了一点钱,这样子就变成了江苏省第二国际机场,除了禄口机场,就是盐城国际机场,第二,大丰港口,直接通航,也是包航,这两个一通,就变成了两个口岸,叫包机包航,直接通韩国。”

经过一茬接一茬的努力、汗水和诚意成就了合资企业最终落户盐城。2002年8月28日,“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揭牌,盐城的汽车产业开始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

2002年8月28日,“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在盐城揭牌。当年12月2日,“千里马”投放市场,一下子成为中国车坛的一匹“黑马”,之后推出的明星车型赛拉图年产量达到了15万辆。悦达轿车成为拉动盐城工业增长的主要支撑点,江苏悦达集团也被称为盐城工业的“领头羊”。正当盐城人沉浸在成功的喜悦,并憧憬未来的时候,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却给了盐城汽车产业未来蒙上了阴影。

时任市汽车办主任 薛偊(2003年-2012年):“DYK第二工厂项目一波三折,2003年下半年DYK就曾‘放风’要建设第二工厂,但是厂址时选在盐城或者选择张家港,没有定。”

当时,据相关权威专家分析,汽车产业每增加1元产值,就会间接地给地方上下游产业带来约3.5元的价值。对盐城汽车产业发展来说,如果30万辆整车、25万台发动机的汽车二厂不能落户盐城,单凭13万辆规模的汽车一厂,最终将被市场无情淘汰,盐城市刚刚初具规模的汽车工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时任悦达集团董事局主席 陈云华(2009年-2014年):“2003年开人代会,当时我是省人大代表,我就讲了,我说汽车是盐城的命根子,汽车才刚刚开始起步,就像一棵小树一样,才刚刚生根刚刚发芽,如果说突然把它移走,我说它会水土不服,可能这个汽车这棵小树就会死掉,我说现在我们作为企业来讲,我们到什么地方都可以,但是我们作为盐城人,作为盐阜老区的企业,我们还是希望汽车在盐城。”

都说真诚是最好的公关。最终,凭借着良好的合作口碑和满满的诚意,2005年10月28日,苏北当时最大的投资项目——投资7.59亿美元的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公司第二工厂在盐城隆重奠基,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和省长梁保华一起出席了奠基仪式。

时任市汽车办主任 薛偊(2003年-2012年):“韩国原驻上海总领事金正基,他到盐城来访问时曾说过,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公司堪称中韩经贸合作项目的典范。到了2015年,发展成为江苏省最大的乘用车制造企业。”

2011年11月2日,市政府与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在南京签署“东风悦达起亚扩大投资合作协议”,将在盐城新建一个年产30万辆规模的汽车工厂和研发中心。这样重大的项目,从谈判到签约,历时仅19天,三工厂应运而生。至此,嘉华商务车获中国汽车市场“最佳MPV”称号,远舰则以其世界级的品质及深刻的品牌内涵引领中国中级车市场航向,傲跑、智跑、K系列、KX系列、新能源车,悦达轿车家族不断壮大。

时任悦达集团董事局主席 陈云华(2009年-2014年):“没有悦达的精神,没有这种矢志不移的精神,汽车还真的难有今天,每一年、每一月都是困难,你说一般人顶得了啊,顶不了,悦达的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百折不挠的精神,确实是要发扬下去。”

奋楫笃行,踵事增华。盐城汽车产业从一穷二白起步,在低谷蓄力,在高峰喝彩,成长为盐城工业的支柱产业。截止到2022年底,盐城有悦达起亚、奥新等整车生产企业,还有234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配件企业,产品类别涵盖了乘用车、商用车和专用车等全系列产品,累计产销突破600万辆。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乘着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东风,盐城顺势而为,打造动力电池产业集群,SK动力电池、弗迪动力电池、蜂巢能源动力电池、捷威动力电池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

“欢迎来到……”

今年3月20日,起亚中国新能源战略发布会在上海举行,发布了EV5概念车、EV9概念车以及在全球备受瞩目的EV6 GT三款重磅车型,宣告向电动化品牌全面转型。

时任市汽车办主任 薛偊(2003年-2012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盐城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全国最好的中汽中心盐城汽车试验场和国家级产业合作平台中韩(盐城)产业园。”

风雨兼程行一路,扬帆远航路尤长。盐城汽车产业在悦达汽车的带动和影响下,如一匹飞蹄疾驰的千里马,在中国汽车市场执着前行,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盐城。历届盐城市委、市政府都强调,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全力支持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把盐城建成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东部沿海汽车名城。未来,盐城人的“汽车梦”一定会越做越精彩。

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

编辑:李琳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