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稿件

1983•新盐城 新征程

时间:2024-01-05

这是1982年播出的《盐城新闻》栏目中的片段。新中国成立之后,盐城区划经过了几次大的调整。随着1966年滨海县中山河北地区划建响水县,盐城地区区划基本确定下来并延续至1983年建市,下辖盐城、射阳、建湖、滨海、阜宁、东台、大丰、响水8个县。在盐城地委的领导下,盐城地区行政公署(江苏省盐城专署)发挥着政府管理社会的职能。

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规划学院院长 李传武:“实际全名叫地区行政公署,我们老百姓一般就简称叫行署,它是省级单位派出的。那么驻地呢,就在我们当时的盐城镇。作为行署呢,主要领导都是省里面,直接派的,也不需要选举。它的很多功能实际上是不健全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盐城的经济和社会事业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不可否认,贫穷依然像一块大石压得老区人抬不起头。

秦兆桢 时任中共盐城地委副书记(1982年):“盐城可怜在哪儿呢?很穷,盐城是江苏11个地(区)最穷的地区,他是最穷的地市。当时我们老百姓的人均收入只有64元。”

据资料显示,到1982年,盐城耕地面积980万亩,人口720万,农业产值34亿元,工业产值30亿元,粮食产量75亿斤,棉花产量400万担,蚕茧产量40万担,生猪出栏230万头,人均工农业产值只有900元,人均供电只有180度;公路只通到县城,很少通到乡镇,而且全是煤渣路、砂石路;农村老百姓住的几乎都是草泥房。

黄国兰 原盐城市纺织厂职工:“穷,人民生活很苦,那个时候什么东西都要票,还要半夜去排队。我记得南门大桥,木头桥唧唧歪歪的,到处都是平房,基本上没有什么楼啊,什么东西,没有。”

彼时,距离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过去了四年,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的改革已经在全国展开。作为农业为主导产业的盐城,他下一轮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又在哪里呢?

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规划学院院长 李传武:“当时,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工业化和城镇快速的发展,在这样改革大潮的背景下,那么(撤地建市)也是当时的一个时代的需要。我们(全国)的省级单位有三十个,那么县级单位有两千两百多个,当时直接来省里面来管县,他管不过来的。我举个例子吧,招商引资这一块。如果外商来投资,我们招商引资,(行署)他不是一级政府,没有法律依据,人家是不能相信你,最后人家就不愿投资,不敢投资,这是非常大的问题。”

事实上,1982年底,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各地开展党政机构改革。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多方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撤销全省7个地级行政区,进行地市合并或者新建省辖市,实行市管县体制的方案。

陆德宇 时任盐城地区行署工作人员(1982年):“我是198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盐城行署办的,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参与城镇建设调查。实际当时地委的目的也是为行政区划调整做准备。那个时候盐城城镇(户籍)人口只有15万多,真正意义上的城镇人口只有12万多一点。(盐城镇)建成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

秦兆桢 时任中共盐城地委副书记(1982年):“当时地(市)管县没有思想准备,好多人想不通。扬州地区有扬州市,淮阴(地区)有清江市,连云港(地区)有新海连市。我盐城没有。盐城老百姓有句民谣:一条马路两座楼,一个警察望两头。盐城就这么大,南边是沿河路,东边是人民路。西边就是登瀛桥,北边到人民公园,黄海路。人家就怀疑小马(盐城县)能拉动大车(盐城市)吗?”

1983年1月18日,《人民日报》发布消息:国务院批复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地市体制调整行政区划的报告,同意撤销盐城地区行政公署,撤销盐城县,改设盐城市,响水、滨海、阜宁、射阳、建湖、大丰、东台等7县划归盐城市,实行市管县新体制。盐城市由江苏省管辖。

1983年3月1日,正是新的一年大地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盐城行署大会堂外,彩旗飞扬,锣鼓喧天。700多万盐城人民翘首以盼的盐城市成立大会在这里举行。

杨明 时任中共盐城市委书记(1983年):“这掌声如激荡的春潮,涌动在成立大会的现场;这掌声更如奋进的战鼓,激发每个人对未来盐城的美好憧憬。”

黄国兰 原盐城市纺织厂职工:“我们坐在中间,中间第二排。会场里反正气氛很热烈,领导宣布以后,大家热烈鼓掌,很长时间停不下来,都兴奋,这是我们政治生活当中的一个大事。盐城是革命老区,我们就应该穷下去吗?那成立市,说明国家对我们也重视,发展规模不一样了。”

从盐城地区到盐城市,尽管表述上的变化仅仅两个字,但对于盐城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则是全新的开始。

秦兆桢 时任中共盐城市委副书记(1983年):“中央准备搞市管县体制改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明确以建设中心城市发展以后带动乡村发展,最后实现(城市)乡村发展一体化。”

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规划学院院长 李传武:“盐城市是1.7万平方公里,从里下河东部中部那个沿海空间布点来看,这边实际上是(缺乏)一个比较大的一个中心城市。我们建国以后很长时间都是城乡二元结构,城乡是割裂的。盐城市(作为中心城市)要把他做大做强,他可以发挥火车头增长极的作用。那么在这个过程呢,就创造了很多的就业,就业有了,收入有了,社会福利也就有了。这个幸福指数也在上升,他会造成这样一个效应。那么从江苏沿海来看呢,南边南通,北边连云港,中间缺乏一个比较大的一个城市。第三个,我们是老区,老区从某从层面来讲,他改制呢,也是赋予我们很大的自主权,老区的脱贫致富,老区的经济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成立大会之后,盐城市面临筹备市人大、市政协的政治任务,以构建完整的市管县新领导体系。

李传武 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规划学院院长:“地级市有完整的四套班子。有市委、有人大,有政府,有政协,这四大班子,非常清楚的,各司其职。这个四大班子,都是严格按照法定程序选出来的。”

1983年3月25日、26日,盐城市政协一届一次会议和一届大人一次会议相继召开。3月28日,盐城市首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一系列盐城市的领导机构。

徐植 时任盐城市委副书记(1983年):“金基鹏同志当选为盐城市人民政府市长,沙金茂共7名同志当选为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3月29日,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在会议现场聆听了盐城市人民政府首任市长金基鹏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

金基鹏 时任盐城市人民政府市长(1983年——1984年):“现在,我代表盐城市人民政府,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盐城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今后的政府工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陆德宇 时任盐城市人民政府工作人员(1983年):“2月初,成立筹备处。我们行署办综合科的任务就是(起草首份)政府工作报告。这是以前没有过的报告。我记得报告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回顾,第二部分是今后(发展)措施有三方面。一方面是经济建设方面,第二个方面就是教科文卫、精神文明方面;第三个就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包括党的领导方面。”

新的体制确立了新的蓝图、新的目标。面对未来,困难和发展同在,挑战和机遇并存。在这片铁的新四军曾经浴血过的土地上,年轻的盐城市上下一心,凝心聚力、克服困难,开始了新征程上的奋斗。

秦兆桢 时任盐城市人民政府市长(1984年——1989年):“我们第一步抓规划,盐城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划。请谁呢,请最高学府的教授、专家。这个规划突出了党的领导、突出了改革开放,突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先抓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抓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据这个想法,建养猪场多养猪,建蔬菜基地多种菜,养鸡场多养鸡多下蛋。大包干这样,猪菜鱼肉蛋票慢慢就消失了,这就是改革。”

农业的发展解决的是温饱问题,而工业的发展才是带领盐城走出贫困,摆脱落后的必由之路。然而,像盐城这样基础条件薄弱的地区,工业发展的起步阶段特别艰难。

秦兆桢 时任盐城市人民政府市长(1984年——1989年):“盐城差距太大,困难太多。盐城能源缺乏、资金缺乏、人才缺乏。要招商引资,跑到你盐城来路都没有,要到你盐城来办工厂,电都没有。天一黑电就(掉)停,怎么办?”

在那个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年代,要想打破制约盐城经济发展的瓶颈和掣肘,何其不易!盐城市委、市政府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不断地蹚出新路。关关难过关关过。没有煤炭,北上山西找煤;没有车皮,南下上海找车;电厂发电能力不足,老区人民自己集资建电厂。

秦兆桢 时任盐城市人民政府市长(1984年——1989年):“建电厂,要1亿元建电厂。到国家计委首先问钱从哪儿来?银行贷一点(3000万),问省里要一点(4000万),自己筹一点(3000万)。我发动机关干部、全体人民卖鸡蛋集资。故事就说卖鸡蛋办电厂。当时工资收入平均是400多块钱,不到500块钱(每年)。这个机关干部差不多每人花100块钱集资的。老百姓是每户大概十块钱。后来讲给外人听,很好笑。费孝通到盐城考察,听说了这个情况,当场掏了200块钱了。就这样盐城北门电厂就落实了。”

就是凭着这种敢想、敢闯、敢干的劲头,心怀着要让盐阜老区尽快发展起来的念头,虽穷困但不认命的盐城人在脚下这片热土上,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开启了那个年代的“盐城速度”和“盐城建设”。

1983年7月,盐城电信通讯综合大楼投入使用,3000部自动电话开通。

1983年10月,《盐城市总体规划》出台,确立城市发展向东、向南为主。城市规划范围西至张庄九里窑,东至大新河,南至潘黄杨家沟,北至新兴中坝河。南北长9.8公里,东西宽9公里。

1984年8月,盐城空军机场变更为军民合用机场,开通南京——盐城——上海的空中航线。

1985年5月,盐城电厂12.5万千瓦机组扩建工程正式施工,于1988年5月27日建成并网发电。

1985年7月,全市第一家面向全国,跨行政区域、跨行业的实业集团——燕舞电气实业公司在盐城成立。

到1985年底,盐城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5亿3300万元,工业产值首超农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50.7%,改变了“农大于工”的历史。

至此,盐城以传统农业为经济支柱的时代已成过去,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在中国东部沿海崛起。

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

编辑:鹿文一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