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民生热点

​盐城生态文明“十年答卷”

时间:2024-12-30

盐城,是长三角中心区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城市、国际湿地城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海之滨。这里坐拥着亚洲最大的沿海滩涂湿地,广袤的滩涂是丹顶鹤、勺嘴鹬等众多珍稀候鸟的越冬天堂,也是麋鹿的野生乐园。1992年,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生物圈保护区。近日,盐城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第3个十年评估落下帷幕。这十年,盐城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守护独特生态资源、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了一份生态文明建设高分答卷。

走进这片珍禽保护区滨海湿地,总面积24万多公顷的大美湿地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据最近一次科考报告显示,保护区内各类动物1855种,高等植物 69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9种(鸟类2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8种(鸟类80种),17个物种被列入IUCN物种红色名录。随着智慧管理中心、高空识别监控等投入使用,区内日常管护和科研监测工作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东台管理站站长  安玉亭:“去年我们发现的丹顶鹤大概有500多只来我们保护区越冬。我们保护区去年建立了一个新的、引进的一个朱鹮的研究基地。今年还新引进一个鸻鹬类的研究基地,这个基地应该说是在全国是首创,也是我们保护区的一个亮点、一个特色。”

十年来,职能部门、社区群众等多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保护区保护、建设和管理中,越来越多村民以兼职或志愿的形式加入了社区生态巡护的队伍中,目前已累计开展社区巡护3000余次,及时制止各类违规建设活动。

东台市琼港镇巴斗居委会社区生态巡护员  王潘华:“做好日常巡护,每天在保护区域内进行巡视,做好巡护日记。通过走访形式积极宣传湿地的保护知识,提高居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良好的生态文明是发展的基石,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十年来,保护区聚焦社区绿色转型,创新社区共管机制,协调推进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候鸟友好型水稻田项目、潮间带艺术中心等创新绿色产业,共同书写着湿地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兴农村村民委员会书记 吴宏伟:“近年来,兴农村依托湿地申遗成功的契机,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同时,组织志愿者和村干部对周边群众和游客进行湿地保护的宣传。每年我们都会联合保护区工作人员进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清理工作,同时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整治和提升,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物圈。”

作为全国唯一拥有2处国际重要湿地、1处世界自然遗产的地级市,盐城拥有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77万公顷海岸型湿地,湿地占全市总面积的45.2%,全市湿地保护地数量与等级在全国乃至世界均属前列。2019年,位于盐城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处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2018年,盐城全面启动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工作,以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提名指标(五大类15项)为创建标准,制定实施《盐城市湿地保护修复两年行动计划(2019-2020)》,凭借优越的资源禀赋和对湿地资源的不懈保护,盐城在评选中脱颖而出,在2022年成功摘下国际湿地城市这一代表城市对湿地生态保护最高成就的金字招牌。东台条子泥湿地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的关键区域、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不断探索基于自然的生态保护理念,持续推进湿地修复和候鸟栖息地保护,率先打响大规模除治互花米草攻坚战,近7万亩互花米草目前已完成除治,成功恢复了淡水湿地、咸淡水湿地、咸水湿地等鸟类生境,全力保住百万候鸟的“饭碗田”。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麋鹿已从1986年当初引进的39头麋鹿,发展到如今种群数量已突破8000头。盐城在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湿地资源合理利用与湿地文化传承上精准施力,将湿地保护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生态旅游、研学、康养产业等业态不断丰富,为“保护、支撑、发展”三大功能定位的实践及永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常青:“我们现在可以开展生态旅游,还有自然教育,还有我们现在已经在开展了康养,这些活动其实都是可以对我们在保护区周边,特别我们盐城在生态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一个很重要的一个举措。”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长  王丁:“所以我想作为今后的保护区的发展应该是更多的要考虑更进一步深入地思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在保护的基础上促进发展,这一点上面要做更多的探索和思考,同时展现更多的实际行动,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兴,则文明兴。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是最客观的见证者。2023年,盐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3年3465亿元增长到2023年7403亿元,10年间翻了一番多。现如今,盐城的海洋经济、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兴起及各产业领域的稳步推进,均得益于良好生态环境所孕育的独特优势与发展机遇,而经济的快速增长又反哺于生态建设,生态与经济实现了在良性互动中交相辉映。盐城将以一个又一个十年用心守护湿地与海洋生态,筑牢可持续发展根基,为区域乃至全球绿色发展探路前行。

编辑:朱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