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以“绿”为笔 绘就美丽盐城新图景

时间:2024-12-14

环境美是城市发展的鲜明底色,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市锚定“强富美高”宏伟蓝图,以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为统领,着力打造绿色生态之城,不断创新生态环境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手段,让“环境美”的色彩在盐阜大地更加绚丽,为践行“两山”理念贡献更多盐城实践。

记者 徐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描绘城市最美发展画卷的鲜亮底色。我现在位于盐都区的小马沟城市绿廊,近年来,当地积极开展小马沟生态安全缓冲区系统工程治理,巧妙运用自然净化降解能力,构建起人类活动与生态空间的缓冲区域。如今,这里已是水清岸绿景美,成为盐都区一张亮眼的绿色名片。”

冬季的小马沟城市绿廊,依然绿树葱茏、生机盎然。不少市民伴随着微风,漫步在绿廊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市民 蔡卫国:“小马沟绿廊这边很美,蓝天白云,鸟语花香,也很安宁,每天早晨我都会来这边跑上几圈,锻炼锻炼身体,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让人非常的心旷神怡,住在这边附近真的很幸福。”

小马沟是大市区西部贯通南北的主干河道,最终流入蟒蛇河汇入新洋港。作为蟒蛇河的主要支流,改善其水生态环境对提升蟒蛇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2024年小马沟生态安全缓冲区列为省生态安全缓冲区项目之一,该项目坚持水岸同治,实施生态护坡、植物缓冲带构建、水生植被恢复、河道清淤、河道曝气增氧等工程,扩大水生植物种植绿量,提升微环境生态功能,每年可削减氨氮0.12吨、总磷0.05吨,新增生态碳汇66吨,以切实行动构建幸福河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市民 唐莉君:“我们家乡的空气非常好,有湿地、有森林、海洋。这些年,政府在生态上特别重视,在生态环境上下了很大功夫,现在环境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

盐都区盐渎街道兴城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 张华:“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净化降解功能,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强对小马沟城市绿廊及周边环境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生态环境的持续良好。让百姓共享‘生态变现’红利,从一方碧水中收获更多幸福感。”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近年,我市还不断加大湿地修复与保护力度,让生态美成为盐城最耀眼的城市名片。今天上午,记者在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看到,麋鹿们或悠闲地漫步于湿地之中,或欢快地奔跑于广袤湿地,停歇在保护区的候鸟也为这幅美景画卷增添了几分色彩。

游客 颜方圆:“这里的景色非常优美,能够看到成群的野生麋鹿,还有一些珍禽候鸟,非常适合节假日,或者是休息日,过来放松和休息。”

盐城市麋鹿研究所副所长 袁红平:“我们进行湿地修复,一方面是能够进一步的使湿地发挥它的各大功能,发挥它的作用,另一方面,湿地也是麋鹿等一系列重要的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湿地修复完善以后,能够使这些动物,能有更加良好的栖息场所,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追蓝逐绿、向美而行。近年来,我市还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卫蓝天碧水、守护绿地净土,一体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和美丽盐城建设,推动环境保护从“治标”向“治本”转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走在全省前列。今年1至10月,全市优良天数比例为85.6%,全省第一;51个省考及以上断面优Ⅲ比例为98%;全市新造林2.2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37%,盐碱地造林试点面积达1029亩,建成绿美村庄55个。如今,手握“天蓝地绿”生态底牌的盐城,正着力打造绿色宜居之城,坚持生态惠民,让民众共享绿色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编辑:李琳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