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假羽绒服事件引起社会持续关注,相关部门已经行动起来。市场监管总局已对重点地区的重点问题实行挂牌督办。针对相关经营主体的违法行为,地方监管部门也已采取固定证据、查封扣押、立案查处等措施,加大执法力度。
从媒体揭露和监管部门查处的情况看,五花八门的制假手段几乎成了行业的“公开秘密”,用“粉碎毛”“短丝绒”冒充真羽绒,材料劣质甚至不符合卫生标准。一些厂家以假乱真、以次充好,部分店铺虚假宣传、知假售假,甚至呈现出从源头生产到终端销售的“链条式”制假售劣。
这些做法既直接侵害消费者权益,也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劣品驱逐良品”,坑苦守法经营的企业。
此前,行业协会向公众给出了甄别羽绒制品真假优劣的妙招。但与其教会消费者辨别假货的技能,不如监管部门亮出“牙齿”,在制假售劣源头端就强监管、出重拳,让假羽绒产品无所遁形,还消费者安心、放心。
对“链条式”制假售劣羽绒产品,监管部门应从源头着手开展系统治理,对原料生产、物料加工、产品销售全流程强化监管执法,对违法商家依法严惩,形成有力震慑。
与此同时,电商平台要充分履行监督管理义务,在遵守市场规律、价值规律的基础上优化展销机制,精准淘汰不良商家,切实维护健康的市场环境。
质检报告本该是产品质量的身份证,然而在近期披露的羽绒造假案件中,标明羽绒含量的检验检测报告、羽绒充气标,仅需一两元就可以成批采购。到底是谁在售卖质检报告,为假冒伪劣产品洗白?对易出问题的关键环节要一查到底,堵住市场漏洞。
期待当前对行业乱象的整顿肃清,能让羽绒市场恢复健康发展,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暖心。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