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最后一条锚缆正在回接 “海葵一号”即将完成海上安装

时间:2024-06-09

目前,经过近10天的紧张作业,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在流花油田海域已经回接完成12条锚缆中的11条。今天(6月9日),“海葵一号”进行最后一条锚缆回接作业,距离最终扎根深水油田只剩下一步。

总台央视记者 古峻岭:这里是位于深圳东南方向240公里处的流花油田海域上空,今天的海况不错,浪高只有1米。从上往下看,“海葵一号”就像一朵巨大的葵花,绽放在蔚蓝的海面上。此刻,“海葵一号”正被三艘拖轮从三个方向拖拽,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进行精准定位。主作业船“海洋石油291”船在两艘拖轮之间进行锚链的回接作业。

“海葵一号”是集原油生产、存储、外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海洋装备,由近60万个零部件组成,总重近3.7万吨,相当于3万辆小汽车,高度接近30层楼,主甲板面积相当于13个标准篮球场,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每天能处理约5600吨原油。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流花油田开发项目副总经理 王火平:“海葵一号”是国内首次对圆筒型海洋装备进行海上回接。由于圆筒型结构重心高、稳定性差,很容易发生旋转,我们采用多点系泊形式,使用12根超过2500米长的高强度系泊缆,将“海葵一号”牢牢固定在海底。

“海葵一号”海上回接受内波流、风向等复杂海况影响,犹如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穿针引线”。“三船定位+一船回接”的方式,应用水下和水面两套定位系统,通过数字三维模拟技术,实时监测水下系泊缆和锚链状态。

海油工程流花油田总包项目副总经理 王辉:“海葵一号”所在海域水深超过300米,风向多变、海况复杂,对施工技术要求极高,我们投入3000米级深水多功能工程船,水下作业全部由“深海宇航员”操作水下机器人在海底精准找到锚链,并牵引至船舶甲板进行回接下放,确保回接作业高效率、高精度完成。

编辑:李琳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