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花米草作为外来物种具有竞争性强、传播速度快、除治不彻底极易复生反弹等特点,对湿地生态具有一定的影响。根据国家和省部署要求,我市互花米草治理任务占全省三分之二、全国五分之一。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除治措施,有效遏制互花米草的蔓延。
6月4日,在东台弶港镇方塘河口互花米草治理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正通过水泵向互花米草治理围淹区注水,确保围淹区水位充足。
江苏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 卢国伟:“主要是隔绝植物的根系叶片与阳光的接触,使得互花米草失去光合作用,从而在水下让它窒息,形成一个除杀的效果。”
方塘河口互花米草治理项目于2023年7月进场施工,总面积20415亩,主要采取“刈割+围淹”为主,“刈割+旋耕”、翻耕深埋等为辅的治理方式。目前,围淹区正持续补水,确保水深不低于60公分。此外,为了达到斩草除根、彻底除治的目的,公司还专门安排人员对围淹区进行常态化巡护。
江苏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工作人员 姜爱国:“我们大概每天巡逻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发现有互花米草就叫水挖机过来把它根治一下,保证整治区域里面没有互花米草。”
为保护世界重要的候鸟栖息地,遏制互花米草等外来物种对海岸带湿地生境的侵蚀和破坏,2023年以来,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大规模互花米草除治工作,全市全年共治理互花米草面积11.8万亩,全国最多。2024年是我市互花米草治理工作的攻坚之年,全市治理任务13.43万亩。下一步,我市将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确保互花米草治理工作见到实效、取得长效。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