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和“黄海明珠”人才计划,进一步激活人才政策,创新引才工作机制,做强聚才平台载体,提升人才服务体系,造浓重才爱才氛围,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吸引和留住人才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关键,解决人才的住房问题又是其中关键一环。在亭湖区盐城环保科技城的汇菁人才公寓,记者看到,来自东北的名校优生王玥迪正在她的小家内休憩,屋内空调、洗衣机、油烟机、电视机、热水器等必备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名校优生 王玥迪:“来到这里发现找到了家的感觉,也有留在盐城的想法,我感受到了盐城的市政府、区政府对我们名校优生非常的重视,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也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我来到汇菁居住后,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服务。”
安居才能安心。近年来,亭湖区将人才安居工程作为营造良好人才生态的头号任务大力推进,成立人才公寓建设推进专班,出台人才公寓管理服务相关制度,制定人才公寓建设三年计划,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聚贤苑、绿巢、鹤翔、青洋园区等拎包即可入住的人才公寓4000余套,建成集休闲、运动、娱乐为一体的“青年人才活动中心”两处,为青年人才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场所,努力打造青年人才工作学习、休闲娱乐的乐往之地。
盐城海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工作人员 迮仁进:“我们汇菁人才公寓也招商了周边的相关企业来进行入驻,比如说有面馆、有超市、有咖啡馆等一系列的相关配套设施,平时的时候按照高校毕业生们的需求,进行不间断地招商,来保证来盐来亭的高校毕业生们有良好的居住环境。”
除了安居大事,“小事”也不能忽略。我市还聚焦人才需求和问题短板,全力做好人才服务“关键小事”,成功搭建“人才畅享通”云平台,全力打造“上下贯通、横向联动、一体融合”的人才服务综合体。近日,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首期青年夜校在1992人才客厅正式开课,通过高效整合各类培训资源,为广大青年有计划地提供形式多样、价格实惠的“夜校课程”,让青年群体在下班后有一处充电之地,有一方社交之所,真正实现“白天上班 晚上学艺”的新潮目标。
青年夜校学生 刘金:“来青年夜校学习既能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又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还能很好地缓解自己的工作压力。”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人才会客厅工作人员 李其森:“我们会进一步调研青年人的需求,比如说他们感兴趣的书法、人文摄影等,我们都会考虑加入到我们的青年夜校课程当中来,满足广大青年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梦想。”
宜居宜业的城市新生态,是持续吸引人才、成就人才的关键。近年来,我市以建设“人才强市”为抓手,大力实施“绿色优才”聚盐留盐工程,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就在盐城、留在盐城”。1-5月,全市围绕产业链在建企业、新建项目,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3723个、需求3.45万人,同比增84.2%。组织万名学子“聚盐行动”、驻盐学子“留盐行动”系列招聘103场,招引高校毕业生1.71万人。1-4月,我市发放人才补贴2.81亿元,高校毕业“一件事”综合服务即时办结率达99%。未来,我市将不断优化提升“黄海明珠人才计划”,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统筹推进行业领军人才、金融专业人才、社会事业人才、青年人才、乡村振兴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探索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不断放大“潮奔黄海 才到盐城”品牌效应。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