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国内

前4个月江苏船舶出口规模居全国首位

时间:2024-05-28

交汇点讯 江苏是全国船舶海工产业第一大省。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江苏省出口各类船舶348.3亿元,出口规模位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90.3%,占同期全国船舶出口总值的34.7%。

数据背后,折射出的科技创新、智能绿色和产业集聚,见证了江苏船舶产业提质升级的“新航迹”。

南通、泰州、扬州一衣带水,地域相邻、产业相融,形成东起南通启东、西至扬州仪征的沿江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带,聚集了江苏全省80%船舶海工制造企业。

近日,在位于南通启东的中集太平洋码头,新造12000方LNG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2”顺利交付,填补了国内12000方支线LNG船的空白,为世界LNG船装备建造技术提供了又一“中国方案”。“这艘船建造工程量大、料件进口批次多,运输和通关时效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作为海关AEO认证企业,我们不仅享受到了相关的便利举措,还节约了成本,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升,发展底气更足。”该船建造方中集太平洋总经理助理兼采购部部长魏广胜说。

顺江而上,在造船基地泰州和扬州,深耕行业细分领域,加大技术创新,是船企打造“硬核”实力的密码。

5月21日,在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舾装码头,5艘大型船舶停靠在这里,工人们正在对船体进行焊接、装配、油漆,全力以赴按照序时进度交付船只。其中4艘属于多用途重吊船,可装载各种货物。另外还有1艘3500箱的双燃料LNG船,目前已完成水下液罐的吊装。

“我们的多用途重吊船细分市场全球占有率第一,达到了30%以上。在保持多用途重吊船建造优势的同时,我们还加大了技术创新的投入,推进实施建造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甲醇双燃料、LNG双燃料新型绿色船型。与传统燃油集装箱相比,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可减少20%的碳、85%的氮氧化物和99%的硫排放,满足全球最严格排放标准,可灵活布置于全球各个重要航线。”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景雷介绍,目前该公司在手订单已经达到45艘,生产计划排到2027年。

招商局金陵鼎衡船舶(扬州)有限公司则专注于建造中小型化学品船、气体船等特种船舶,主要销往挪威、瑞典、荷兰等欧洲国家,在中小型液货船细分市场的累计交付数量排名世界前列。5月22日,该公司为瑞典船东建造的16300吨双燃料化学品船正式进入试航阶段,预计于6月中下旬交付,这也是该公司即将交付的第10艘同样船型,目前该船型订单已接到第22艘。

“这艘船是我们的热门船型,最大亮点是全船采用了浮频浮压电制,配备的大型不间断电源系统,可保证船舶在失电状态下航行20分钟,极大增强了船舶的安全性和机动性。而且双燃料动力可同时使用LNG和船用柴油,有效减少碳排放,更加绿色环保。”招商局金陵鼎衡船舶(扬州)有限公司商务部负责人刘强说,“今年以来,公司外贸订单饱满,前4个月新接订单7艘,在手订单已预排到2027年。”

除了通泰扬三大造船基地,其他沿江城市也不甘落后。江阴北枕长江、南望太湖、水网密布,拥有35.7km的长江岸线。5月20日,在南京海关所属江阴海关关员的监管下,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进口的一批价值12万美元的船用零备件顺利通关,用于正在建造的第9艘新造船。“今年我们计划开工建造26艘船,已完工交付8艘。前4个月已承接新造船项目12艘,手持订单数超80艘,交船期排到2027年。”盘算着开工情况和接单量,该公司副总经理周建祥介绍,“我们自主研发建造的82000吨散货船和50000吨级油化船受到市场的广泛推崇,外贸订单占比超过50%。”

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是镇江的优势特色产业。据了解,目前江苏镇江船厂有限公司、江苏新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等镇江地区主要造船厂在手订单已排至2025年—2027年。今年前4个月,南京海关所属镇江海关累计监管出口船舶9艘,同比增长12.5%,主要为干散货多用途船、杂货船、水泥运输船等船型。

从常规船型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迈进,从关键细分领域突破与全产业链发展并举,“高端化、集群化”已成为江苏船舶产业的鲜明标识。

编辑:朱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