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提升城市能级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支撑。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市干群坚持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开辟新赛道、创塑新优势、激发新动能,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提供更加坚实的科技支撑。
江苏凯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无尘化车间内,工人们正在专心致志操作机台。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专注于集成电路异构板块,以虚拟IDM模式持续推进国内高速发展的物联网RUT、智能汽车、5G通讯技术,以及高性能处理器、云计算等运用。产品广泛运用在国内外不同领域。
江苏凯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制造中心总监 李中伟:“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取得了汽车电子产品的质量体系认证,所以我们的产品也可以应用到汽车上面,消费类的、汽车产品的、包括医疗的,我们所有的都可以应用。”
产业“领航”,更需要平台“引航”。如何持续激发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活力,帮助企业解决“卡脖子”问题?关键要靠产学研协同创新。盐城工学院作为应用型高校,紧紧围绕盐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联合盐城国家高新区,合作共建盐龙湖先进技术研究院。据了解,该研究院聚焦园区主导产业,引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6名科学家,与园区企业共建实验室、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累计培养研究生877人,与园区超30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盐城工学院发展与改革办公室主任、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 宋青:“学校将在与盐南高新区、大丰新能源产业园等园区合作的基础上,主动走出去,共建产教融合、科创融汇基地,组建跨学院、跨学科的专家团队精准对接每一条产业链,与链主企业形成深度合作。”
盐都区科技局局长 石弘如:“聚力锻造创新平台,发挥国家高新区核心引领作用,努力建设‘长三角国家高新区样板区’,推动盐城超级计算中心筹建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聚力做强创新主体,注重内引外培,梯度培育优质企业集群,引导科技型企业全力突破制约产品迭代升级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
推进科技创新是必须坚决落实的“大战略”。全市上下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接续开展科技创新“突破年”“推进年”“提升年”“攻坚年”活动,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2023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66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6家、总量均实现翻番;新建省级以上研发机构71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认定率突破50%。推进科技创新是盐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之举、长远之策,也必将是一场艰苦的竞速赛、耐力赛、接力赛。新的一年,我市将继续把科技的大旗举得更高,把创新的号角吹得更响,把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迈得更实,努力闯出新赛道,塑造新优势,不断厚植引领支撑盐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2024年,新培育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50家和200家以上,新增雏鹰、瞪羚、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超50家,鼓励创新型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认定率达到55%。
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徐梅宝 陈志洲 建湖台
编辑:单丹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