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的珍贵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历史光辉,更在于它在当下依然能带给我们思考和精神滋养。盐城市老区开发促进会开展“一行三比”活动以来,组织全市299家理事单位挂钩128家烈士命名的红色镇村, 实现双向赋能。红色资源持续被“激活”、“用活”,不断助力推动盐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革命老区要发展,乡村振兴是关键。2023年10月9日,上海农场与大丰区丰华街道以陈朝荣烈士命名的红色村形成结对,达成农旅合作等7项对接合作清单,200亩菜田以高于当地收购价每斤1毛钱被全部收购。不仅是在大丰区,在射阳县以18名烈士命名的村居中,射阳国投大米集团和四季果香现代农业产业园共同发力,每年为村集体收入增加近数十万元,实打实让农民在帮扶中收获累累硕果。
大丰区丰华街道朝荣村党总支书记 王远玲:“上海农场和国安公司先后与我们朝荣村进行结对帮扶,国安公司先后投资了6万元,安装了50几盏路灯。上海农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同时给我们提供了订单式农业的发展契机。”
找准薄弱环节,选择破题项目。近年来,建湖县把企业与红色镇村分门别类,点对点精准帮扶。据了解,道尔道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近百万元帮助沿河镇以滕天美烈士命名的红色村改造路桥,并把该村设为污水处理网络实验基地。此外针对当地养殖业的发展困境,方圆禽业公司组织开办农户养鸡培训班,吸收困难家庭劳动力,不段出新招,解民忧。
江苏汇龙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宗水波:“红色村天美村作为公司长期的帮扶对象,这几年来,公司为了改善天美村的人居环境,在天美村建设了农村污水收集管网及处理终端,惠及了天美村7个生产队的村民,得到了村民的支持与好评。”
红色基地“有学头”,美丽乡村“有看头”,在盐城市老区开发促进会三年一贯的引领下,不断汇集多方帮扶资源,跟踪落实帮扶情况,形成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发展双向互补、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当国企民企凝心聚力,128个红色镇村更显活力,近年来,市老促会组织299家理事单位挂钩128家烈士命名的红色镇村, 实现双向赋能。在射阳县胡特庸烈士命名的红色镇,悦达集团为蚕桑之乡搭建平台、拓展销路,销量猛增订单不断。在盐都区以郭猛烈士命名的红色镇,盐城国投集团筹措专项资金帮助当地加油站迁建、道路优化升级。在盐都区以烈士杨学富命名的红色镇,燕舞集团深挖红色文化、整合旅游资源,打造出多个农旅融合的特色亮点项目,在滨海县以顾正红烈士命名的红色镇,海兴集团争取财政资金,解决正红镇产业发展瓶颈,直接带动集体经济增收。这一幕幕结对帮扶中镇村与企业建立起深厚的情谊,不断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红色文化火起来、红色乡村富起来,真正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闫海 季超
编辑:朱 洁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