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是艺术的盛会,大舞台上唱大戏,专业且精良。意外地,一部短剧的出现,让人倍感清爽。很难忘。
最近,中央和江苏省市的媒体记者走进射阳淮剧文化剧场,小剧场里看短剧,非常有趣味。这部剧就是红色音乐情景剧《寻亲》。
《寻亲》很新,9月初刚刚完成首演;题材也很新,讲的是为79年前长眠陵园的无名烈士们,寻找生前部队的故事,就发生于2023年。
而这一部很新的剧,却给人相当“老道”的感觉,身临其境有代入感,一曲终了不乏余韵,无比清爽。这可能是戏剧本身和小剧场相映成趣的结果。
射阳淮剧文化剧场,旧址是上世纪50年代的合德人民剧场。3个包厢、204座观众厅,座前陈设颇有古韵,木桌、木椅、茶壶、碗盏……这里有天然的优势,可交融、可特写。
所谓交融,就是观众可以和演员深入交流,剧情环境空间可以与观众感受的空间融为一体。如何融为一体,《寻亲》的法门是音乐。
作为一部音乐情景剧,这部作品的音乐其实没有特别严格的一定之规,或者门户成见。戏曲唱腔有之,民歌小调有之,奏鸣曲有之。
举个例子,剧情中一幕发生在山区田野。怎么拉近?《沂蒙山小调》的响起,让人心旷。一幕发生在深夜农户,怎么代入?“摇篮曲”的旋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剧情又有古今之别。怎么让观众从古调到今的频道?背景音乐的一个主旋律,是很有名的《风居住的街道》,二胡、钢琴协奏,情绪丰沛。
所谓特写,可以展示出人物的细微动作和细腻表情。这个是大剧场所不具备的。这一点,《寻亲》也做得很好。
戏剧讲的是“烈士回家”的故事,势必会出现很多人物。大舞台上容得下许多角色,小剧场却不行,强融观感会乱。
主创很巧妙,整体剧情给拆成了很多短小精悍的故事线,而且这些线路,都是通过亲情和伦理推动的。演员功夫到了,人与人之间分寸拿捏到位,看着便会过瘾。
剧长不长,五脏俱全,细节考究,一壶清茗之间,就能看尽枪林弹雨、沧海桑田。至此大概就能明白为什么淮剧文化剧场时常戏迷盈门了。
这是小剧场的“清爽”本事。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