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发展,共享生态滨海”是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的办会理念。作为我市首个碳中和会议,会议期间,我市积极打造绿色交通、绿色会务等应用场景,让绿色低碳成为会议鲜明标识。
记者 周露青:“大家好,我现在是在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的分会场—迎宾馆大厅。我身后是本次会议的碳排放数据大屏,它收集了本次会议各项活动能耗水平数据。一次会议参会人员的出行住宿,到会场会务用电等能源消耗行为会产生多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又如何核算成碳排放量,在大屏上是清晰可见,截至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参会人员的累计碳排放(量)是达到了194135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本次会议是采用了绿色交通、绿色食宿、绿电供应和林业碳汇等减排措施和有效的抵消方式,累计碳抵消占比是达到了百分之百,成功实现了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的碳中和目标!”
这一体现“碳中和”绿色办会的数据大屏让许多国内外嘉宾眼前一亮。会场内外,低碳元素处处可见。据了解,此次会议结合我市现有海上风电、光伏项目,实现100%绿色电力供应;优先使用新能源车辆,保障绿色通行。通过供应绿色物资、资源化利用废弃物等多项有效举措,大幅降低了会议产生的碳排放量。
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CSTM碳领域委员会秘书长 闫浩春:“本次会议的特色亮点就是参会嘉宾可以通过扫描碳普惠小程序来计算个人会议期间的碳足迹,通过主办方提供的林业碳汇量可实现个人的碳中和,经过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盐城执行委员会审批后,每个人将会获得个人电子碳中和的纪念证书。”
同时,主办方还以人工植树造林形成的碳汇林抵消了参会人员的碳排放量。
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总经理 沈周:“大型会议由于参与人数较多,社会影响面广,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在国际上已被作为倡导低碳理念比较理想的对象。打造碳中和会议有利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碳减排之间的关系,加快形成全民共同参与绿色低碳的良好局面,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