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稿件

紫金文化艺术节︱兼具技艺与底蕴,杂技诗剧《四季江淮》讲述生态故事

时间:2023-09-23

春雷滚滚,春雨绵绵;小荷露尖,蜻蜓翩跹;白露结霜,疏桐叶黄;寒凝大地,粉妆玉砌……9月22日,杂技诗剧《四季江淮》在金湖文化艺术中心上演。在演员们的倾情演绎下,观众们领略了刚劲秀美的南派杂技表演,也体会了独具江淮特色的文化神韵。

《四季江淮》由江苏省杂技团(盐城市杂技团)创排,以24节气农谚勾勒全剧结构,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铺展故事情节,以14首紧贴时令物候的唐宋诗词贯通串联主线,将江淮风光、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表现得栩栩如生,抒发得淋漓尽致。

该剧导演韩晓龙介绍,本剧最大的突破是杂技与“灯服道效化”的结合,通过不同的构图和画面,使得本剧成为一部既惊喜,又惊艳的诗剧,他希望观众能从中看到理想中的江淮水乡。“我们在充分展现杂技主体的同时,将戏剧、舞蹈有机融合在一起。剧中先后穿插了柳丝舞、春耕舞、荷花舞等多种舞蹈,唯美浪漫,充满诗意。还借鉴了戏剧中的流苏,用于该剧的投影介质,更加显现了浓郁的湿地流韵,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另外,他也提到,该剧将“建湖杂技”与淮剧两个国家级非遗跨界融合。悠远绵长的淮腔道白将江淮风光和人文情怀娓娓道来,与惊险奇绝的杂技表演共同营造出如梦如幻的场景。

作为一部以杂技为本体的剧目,演员要完成多个高难度动作,该剧总教练王硕根据剧情安排对演员开展了针对性的训练。“随着现代观众审美提高,对演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演员不仅需要训练技巧,还要学会情绪表达,掌握技术要领。”她也分享,本剧格外注重让技巧为剧情服务,在动作里找到情绪元素。以“顶伞”这一动作为例,伞这一意象本身有文化意蕴,用女孩子的脚去轻盈踩踏,会有夏天雨季光着脚在踩在水里的联想。她也鼓励演员想象那个情景画面,自然而然地产生表演情绪。

“创作本剧的初衷,是希望用杂技为地方文旅作贡献。”江苏省杂技团副团长金重庆说,经过采风,他们确定了最后的主题:用杂技去解说生态保护、环境保护和文旅发展。“不仅用杂技讲生态故事,还希望用大型舞台作品锻炼队伍,在演员的高水准演绎下,让观众从不同视角看到建湖多元的美。”

从音乐杂技剧《猴·西游记》,到诗词歌赋杂技剧场《小桥流水人家》,再到杂技诗剧《四季江淮》,近年来,江苏省杂技团创排了一系列有技术、有立意的杂技作品,不仅展示了青年杂技演员积极向上、昂扬奋斗的状态,也向观众展现了建湖地方特色。“下一步,我们还计划推出一部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杂技剧《礼运大同》(暂定名),预计明年五六月份能与观众见面。此次创作我们还提出了一个理念,不重复曾经用过的艺术元素,给观众呈现一个全新的剧目。”

来源:中国江苏网

编辑:单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