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稿件

人与自然在这里和谐共生

时间:2023-09-22

9月25日至27日,以“绿色低碳发展 共享生态滨海”为主题的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将在我市召开。中国海岸线漫长,滨海的城市不计其数,全球滨海论坛会议为什么会选择盐城?作为全国唯一拥有2处国际重要湿地、1处世界自然遗产的地级市,盐城又将以怎样的姿态迎接世界宾朋,构建拓展“生态朋友圈”,探索以生态合作引领对外开放新路径?即日起《盐城新闻》栏目将推出《盐城:何以语“滨”》系列报道,今天请看第一集。

初秋时节,大丰川东港,正是水稻拔节孕穗期,微风吹过,绿色稻田波浪起伏;白鹭飞越稻浪,在湖面浅滩溅起涟漪;还有成群的鸟儿在空中盘旋,叫声清脆悦。

盐城港建川养殖区生态修复小组副组长 祝文斌:“这里不使用农药、化肥,其中10%到30%的稻谷作为鸟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同时,将谷物售卖后的经济收益作为后期生态修复的主要经费。”

建川湿地以前是淡水鱼养殖区。随着我市湿地保护力度加大,2019年该地块实施“退渔还湿”工程。2020年以来,又通过“政企联合”的方式,在建川养殖区1620亩退养区域开展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探索实施“生态+农业”修复方式。塑造了稻田、河网、光滩、林带等丰富的生境,可供不同鸟类觅食栖息。

观鸟爱好者 吴军:“我是第五年来这边观鸟了,连续五年,我的感觉特别明显。这边的鸟类和麋鹿的种群数量一年比一年多,像东方白鹳、丹顶鹤我也都观测到过,同样,我不认识的鸟类也越来越多。”

从“人鸟争食”到“为鸟留食、为鸟让路”,盐城的生态之变,源于人的观念之变,更是一场生态与发展的双向奔赴。近日,生态环境部向社会公布第二批12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大丰川东港成功入选,这也是全省唯一上榜。

盐城市大丰生态环境局局长 顾雷广:“川东港‘美丽海湾’彰显了江苏盐城大丰生态自然环境之美,汇聚了人海和谐的美丽画卷,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陆海统筹,持续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守护好海湾美丽的生态环境。”

如今,一幅幅潮起潮落、飞鸟盘旋的自然和谐画面在盐城的湿地上生动铺展。这其中,最蔚为壮观的莫过于条子泥湿地上“720高潮位栖息地”的万鸟翔集。近日,根据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的监测,这里的小青脚鹬数量再创新高,达到1560只,而去年这一数字是1221只。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观鸟爱好者 孙家录:“我每年都会来条子泥湿地,感觉到来这里栖息的鸟类,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都是越来越多。特别是能拍到全球的极危物种,真的感到非常的有成就感,多亏了这里有好的生态。”

对于长途跋涉迁徙的鸟类而言,迁徙地的食物和环境意义重大。为此,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关键区域的条子泥湿地,在打造720高潮位栖息地国际样本后,还不断加强湿地底栖生物研究,积极开展自然教育、湿地研学活动,并讨论制定720水鸟高潮位栖息地保护修护技术规程,为候鸟迁飞通道沿线树立标杆。

东台沿海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 王卫国:“我们将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秉承基于自然的保护原则,加大湿地保护的修复力度,构建一条50公里长、近10万亩的海岸候鸟栖息保护带,为全球湿地保护贡献中国解决方案。”

保护湿地,盐城人会留白,更会增绿。走进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沉浸式感受黄海湿地的秘密和故事;为了让更多人亲近湿地、走近世遗,我市将市区老火车站改造成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并建设湿地博物园。随着系列中小学湿地教材的编写,世遗进百所高校、黄海湿地少年营等活动的开展,保护生态的种子也在青少年心中扎下了根。

学生 洪佳琪:“通过寻访,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知道了一些我曾经不知道的知识,认识了一些我曾经不知道的动物,我为有这样如此生态环境好的家乡感到自豪。”

盐城近海与海岸湿地53.12万公顷,占江苏省同类湿地的53.62%;全市受保护湿地面积达41.6万公顷。作为国际湿地城市,在追求美丽与发展同行的道路上,盐城创新、破题无处不在。在海与陆的交汇处,盐城人生生不息;在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结合部,盐城人选择和谐共生,积极携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方生灵奇境正成为更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编辑:李戎文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