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风海韵,今秋有戏。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的大幕已经拉开,新创剧目会演调研采访正在火热进行。9月10日至15日,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调研团来到盐城,进剧场,进茶馆,进村镇,了解基层剧团的创新之路,感受群众文艺的蓬勃活力,领略当代文艺新气象新“风景”。
大篷车、老茶馆,文化大餐送到家门口
动听的淮剧唱段、精彩的唱作表演,不时迎来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9月10日晚,作为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预热活动之一的盐都区“文化夜市大篷车”村(社区)镇行走进郭猛镇,为当地居民带来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
现场热闹非凡,来自周边辖区700多名观众到场观看。“像这样高质量的淮剧表演今年还是第一次。我们一家人都特别喜欢淮剧,这样的活动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郭猛镇居民刘兆兄激动地告诉新江苏记者。
盐城市淮剧团国家一级艺术监督徐建东介绍,这是“文化夜市大篷车”村(社区)镇行活动开展以来的第4场演出。“接下来,我们还将把戏送到最基层、最偏僻的村居,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到精彩的文艺演出,真正将文化惠民落到实处,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盐城市盐都区的登瀛老茶馆里,扮上相的淮剧演员粉墨登场,观众们沉浸在戏曲中,喝着茶、吃着点心,放松惬意。
这里既是人们品茶休闲的场所,也是各路名家服务市民、展示技艺的舞台。“登瀛老茶馆有稳定的演出团队,目前每年演出不低于200场。整个茶馆可以容纳160人,每场次一个半小时左右。”登瀛老茶馆相关负责人陈勇说。
这样的场景在射阳也很常见。灰砖细瓦下、雕花隔栏间,古装剧《秦香莲》《牙痕记》、现代淮剧《雪枫卖马》《村书记喊你上直播》等精彩戏剧在射阳淮剧文化剧场轮番上演。
射阳淮剧文化剧场始建于1952年初,旧址原为“合德人民剧场”。目前,剧场已经成为射阳县淮剧团的文化根据地,常态化开展“淮”聚老街、“淮”韵周课两大品牌惠民活动。“‘淮’韵周课主要面向淮剧票友和小朋友,让更多人感受淮剧文化的魅力。‘淮’聚老街则是每周六晚由专业演员演出大戏,让老百姓品味文化大餐。”射阳县淮剧团团长翟学凡介绍,“每年,我们淮剧团都会生产二十到三十台古装戏,以及经典剧目的复排和现代戏创新,实现文化惠民。”
群众排练室、艺术家村落,百姓登台做“主角”
盐都是中国曲艺之乡。在调研过程中,新江苏记者欣喜发现,除了院团专业演员之外,群众也成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自导自排自演,真正成为基层文艺的一部分。
排练舞蹈、学习戏曲、欣赏表演……盐城市盐都区群众文化艺术馆已成为当地群众爱来、常来的文艺之地。盐城市盐都区群众文化艺术馆馆长李莺歌介绍,盐都区群众文化艺术馆设立10个活动室,组建4个业余演出团队,常年开展曲艺、戏曲、综艺等演出活动。“我们一周举办三场惠民演出,一共有6支群众志愿者演出团队,团队成员都是周边的群众。”
亭湖区黄尖镇兴农村位于亭湖区最东端黄海入海口附近、毗邻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清一色的茅草顶、泥土墙怀旧气息浓厚。
为实现产业转型,打造新机遇,黄尖镇规划建设书画、美术工艺、文学等若干个艺术村落。现在,兴农村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潮间带艺术村”,吸引了诸多艺术家前来居住、采风、创作。村民和游客也可观摩和接触艺术家的创作过程。
“根据协议,艺术家们在此创作的作品都会留给村里进行公益拍卖,拍卖所得资金会回馈村里发展和建设。”黄尖镇工作人员蔡丽娟介绍,通过名人、名家、名作引领、辐射、放大名地效应,黄尖镇兴农村实现了文旅融合,民宿等行业也让当地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我们将继续做好建设工作,后续将会有文学村、音乐村、摄影村等不同特色主题村落带给大家。”
小剧场、图书馆,变身文艺打卡地
伴随新型文艺形式的出现,文化新地标随之而来。在盐城,一些传统剧院、小剧场、图书馆等正衍变为城市文化新空间。
位于盐城市亭湖区的“1956星剧场”(以下称星剧场)成了不少年轻人必打卡的文艺圣地。2022年8月,星剧场从传统电影院改建升级,成为集多功能剧场、展览空间、人文书店、潮流文创与咖啡茶饮为一体的公共文化共享空间,其中剧场演出面积约800平方米,拥有看台座席211个。
新江苏记者在大厅展板看见,剧场每周都会有新剧目上演,热门IP改编的舞台剧《我是余欢水》,知名演艺团体“开心麻花”推出的《即兴者联盟》和《疯狂理发店》等都颇受欢迎。“目前剧场引进的演出类型丰富多样,包括先锋话剧、脱口秀、儿童剧等,吸引了不少外地票友前来观看。”星剧场办公室副主任祁张华说。截至2023年8月,星剧场引进高水平、高质量演出及承办各类演艺活动供给60余场。
除了戏剧,书香也带给这座城市不一样的诗和远方。
东台市图书馆内崭新敞亮,开放、纯净的阅读空间和舒适的环境令人不禁赞叹。3万平方米的建筑集图书馆、书店、剧场、零售、餐饮、lifestyle商业以及艺展等多业态于一体。
东台市图书馆馆长韩典辰表示,馆内经常举办各种阅读活动,如“长三角阅读马拉松”、科普分享会、新书推介会、专题图片展、书画创作展等。“节假日的时候,人流量达到2000人左右。”
每到周六,在射阳杂技艺术中心的小剧场里总能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今年,射阳杂技团重点打造杂技节目《童乐汇》,让孩子们在互动中了解杂技艺术。“艺术中心旁就是安徒生童话乐园,孩子们既能来玩还能来看表演,在文旅融合中杂技得以推广。”当地负责人介绍。
新江苏记者前往采访时,小剧场旁的排练室里小演员们正在练习杂技基本功。“在这里排练很开心,后面就是我们住的地方,房间像酒店一样,平常还有外面的老师会来教我们语数外。”从广西来的杨倩倩说。
除了演艺区、生活区之外,艺术中心还设有展厅,精妙的微观场景还原出中国杂技史。现在,占地12000平方米的射阳杂技艺术中心已成为城市新地标,陆续举办了“华东六省一市现代地方小戏大赛”、“江风海韵”沿江沿海城市文艺联盟展演等大型活动。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