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稿件

《凤凰周刊》点赞盐城!

时间:2023-09-15

今天

《凤凰周刊》点赞盐城

厚植生态绿色本底

耕耘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这片被誉为长三角的“绿肺”的沃土,坐拥江苏省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的沿海滩涂、最广的海域面积和最广阔的开发腹地。天穹湛蓝,云影悠游,风车轻转,鹤舞鹿鸣,滩涂湿地似一块美玉,镶嵌在黄海之滨,微咸的海风,低声耳语,倾诉着对这座城市的独特情愫。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盐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精心呵护“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的城市名片,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一幅绿色盐城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盐城以务实之举发挥优势、打开局面,以创新实践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以绿色低碳的发展成效勾勒着人民幸福生活的生动图景。

绿色,是盐城的底色;低碳,是盐城的未来。时代的洪流激荡着城市发展的脉搏,盐城紧握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的地缘优势,以蹄疾步稳的坚毅决心,向着高质量发展的彼岸砥砺前行。

长三角“金北翼”的璀璨轮廓,正愈渐清晰。

自然恩泽:生态绿 万物生

盐城地处黄海之滨,这里既有平原的洒脱纯粹,又有海洋的广袤无垠,地势平坦,幅员辽阔,是目前全球野生丹顶鹤最大的越冬地,为勺嘴鹬、黑嘴鸥、青头潜鸭、黑脸琵鹭、麋鹿等珍稀濒危动物提供了宝贵的自然栖息地。

盐城市委书记周斌表示,“生态是盐城最宝贵的家底,也是盐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特色。”盐城这片沃土集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生态系统于一身,有着绵延582公里的海岸线683万亩的沿海滩涂以及超过4550平方公里的黄海湿地近1200种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

近年来

盐城大力推进

以湿地保护为主的生态文明建设

不断提高海岸带生态系统质量

恢复珍稀濒危候鸟栖息地

打造出国内第一块

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

“720高潮位栖息地”

“潮涨一片汪洋,潮落一马平川”,地处黄海辐射沙脊群顶点的条子泥湿地,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勺嘴鹬最喜欢的栖息地之一。今年5月,盐城东台条子泥被评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这里独特的自然地貌使其成为候鸟迁徙的中心节点和关键区域,每年有数百万只候鸟在此栖息。

2019年7月5日,位于盐城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14处世界自然遗产、江苏首个自然遗产,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型世界遗产空白。2022年6月,盐城获评“国际湿地城市”,再添一张耀眼的国际名片。

盐城正加大力度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探寻滨海湿地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路径,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目前,盐城全市受保护湿地面积达41.6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54%,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2%,是全国唯一拥有2处国际重要湿地1处世界自然遗产的地级市,盐城湿地保护地数量与等级在全国乃至世界均属前列。

回顾初心,全球滨海论坛会议起航于2017年在盐城举办的黄(渤)海湿地国际会议。如今,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即将于9月下旬在盐城召开,会议以“绿色低碳发展 共享生态滨海”为主题,将围绕“滨海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迁徙物种保护的滨海协同”“滨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的活力滨海”等话题开展讨论,分享推动滨海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进理念及生动实践,提出中国倡议和全球公共知识产品,推动落实联合国 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响应相关国际公约及全球倡议。世界各国专家学者齐聚盐城,探讨全球滨海地区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从而开启一扇通往全球生态未来的门户。

从条子泥720亩高潮位停歇地,到大丰四卯酉生境提升项目,再到射阳1号水库生态修复工程……盐城为全球湿地保护与修复提供了中国智慧和解决方案,这是盐城持续深度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缩影,也是一次集聚全球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探索。

在盐城

生态被赋予了更广阔的价值空间

绿色生态不仅仅是风景

更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

盐城加快推进

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

不断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全力打造成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城市

生态绿而万物生,在这片美丽富饶的盐阜大地上,自然禀赋使万物蓬勃发展,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绝美画卷。

多措并举:向绿行 产业兴

当前,世界正迎来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变革,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全球的发展共识、大势所趋和自觉行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盐城

这片翠绿的瑰宝之地

正孕育着绿色低碳发展的

现实基础和广阔前景

积极探索服务国家战略全局、

助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

彰显盐城特色优势的

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昔日盐城,已是绿色本底深厚,滋养了产业一派繁荣的景象。2022年,新能源、钢铁产业和晶硅光伏产业链开票销售突破千亿超百亿元企业达13家,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750个,其中10亿元以上94个。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6%,增幅列江苏省第一,为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城市繁荣的基石系于其产业兴旺。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盐城着力构建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大健康和数字经济、海洋经济“5+2”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聚焦产业链式发展,实施产业链赋能行动,23条产业链全景布局,晶硅光伏电池片、组件产能位列全国第一;动力及储能电池产能规模居全国第二。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盐城紧紧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刻挖掘其生态优势,培育绿色新兴产业,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蓄注持久活力。

绿色蔓延,能源之风华悄然绽放。作为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盐城正加速布局沿海能源谷,抓好风电、光伏装备制造,创建国家新能源创新示范城市。截至2022年底,盐城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占全国1/5、全球1/10,新能源发电量占当地全社会用电量的六成,新能源产业突破1500亿元关口。

今年5月18日举行的盐城投资环境说明会上,盐城市委书记周斌向海内外朋友介绍了盐城非常“6+1”比较优势,即地处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区域面积大的空间优势、集疏运体系完备的综合物流优势、“风光火气氢”一体发展的综合能源优势、绿色生态宜居的环境优势、乡贤资源丰富的人脉优势和全力打造的一流营商环境。这些独特优势正在蜕变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的实践样板,盐城率先建设江苏省首个零碳产业园,招引优质项目。众多产业集群相互助力,赋予了盐城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十足底气。为了充分发挥绿电资源优势,盐城选择射阳港经济开发区、大丰港经济开发区、滨海港工业园区等,开展低(零)碳园区建设试点。其中,射阳港经济开发区正着力打造以“清洁能源供应、新型电力系统、绿色产业集群、绿电溯源认证”为四大创新支柱的零碳产业园区。

盐城正以更宽视野推进城市发展,借力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多重国家战略,在展现自身独特地域禀赋的同时,持续提升民生幸福指数、社会治理效能以及安全发展水平。

盐城依海而生,向海而兴

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

在这片土地上愈加开阔

“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的

生态魅力与发展活力愈加彰显

盐城正厚植生态绿色本底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篇章

编辑:单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