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稿件

探寻红色印记:万岗村

时间:2023-08-08

万岗村是以万刚烈士的名字命名。其位于滨海县通榆、蔡桥两镇交界处,距通榆集镇5公里,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和舀港干渠在村内交叉过境,沿海高速、盐连铁路南北纵穿境内,S328、S348公路纵横交汇,水陆交通便捷。

万 刚

原名范本和,化名万刚、花木香,1920年生,上海市祟明县庙湾镇人,中共党员。1941年1月,上海党组织决定将范本和等送往苏北盐城抗大五分校学习。抗大学习结业后,他一直在保卫部门工作。1943年2月,日军对盐阜解放区进行“扫荡”,阜东县城东坎镇被日军占领。这时,范本和受县委、县政府的派遣,到獐沟区开展反“扫荡”斗争。1943年4月30日晚,范本和与区委分工干部宋义在姜三埝召开联防区工作会议。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从东坎出来“扫荡”的伪军100余人,向姜三埝包抄过来。在村庄的西北角,宋义与范本和持枪突围,被伪军发现,范本和不幸腿部中弹,跌倒在地,仍举枪还击。范本和驳壳枪子弹打完后,被伪军一颗子弹击中胸部,当场壮烈牺牲,年仅23岁。1958年经滨海县人民政府批准,将烈士牺牲的地方命名为万岗大队,现为通榆镇万岗村。根据烈士遗存的若干亲笔信,范本和的化名应为万刚,但因多年的误传,将“刚”误写为“岗”。

对自己因为参加革命而不能侍奉父母,范本和曾多次通过哥哥表示自己的遗憾和歉意。但同时,他又多次劝告父兄,要摆正个人利益与革命利益之间的关系。1942年10月23日,他这样写道:“四年远离膝下,不能侍奉左右,但值此乱世之时,为将来之幸福,谋前途之伟业而不能顾及矣,然终有拨云雾见天日之一天也。”次年元月26日又写道:“二老既明瞭吾之意之心,则虽不侍奉左右亦不见怪吾矣。待时局平定后归家团聚,时天乐何比耶……”但由于他的壮烈牺牲,“归家团聚”的夙愿已成了永远无法补救的憾事。

万岗村广大干群牢记烈士精神,奋力拼搏,全力加快村级经济发展。以自然地貌为基础,人工空间与自然空间有机结合,规划发展了“一区、一园、三基地”。“一区”即万岗集中居住区;“一园”即万岗设施农业示范园;“三基地”即:优质稻米基地、复合种养基地、草莓园基地。

编辑:曹雅茹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