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作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的长三角中心区城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决扛起世界自然遗产生态保护责任,聚焦价值实现,扎实开展湿地保护和修复,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擦亮美丽生态名片,加快展现“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生态魅力、发展活力。
黄海之滨的盐城拥有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的海岸型湿地,每年有数以百万的候鸟来此处停歇、补给、繁殖。走进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群的东方白鹳或翱翔于水面、或栖息于浅滩、或在草木间轻盈漫步,其间还发出阵阵悦耳的鸣叫声,令人心生愉悦。虽然已经过了东方白鹳的迁徙季节,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仍然有大部分停留在黄海湿地,驻足扎根。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刘彬:“根据最新的统计结果,我们麋鹿保护区已有记录的鸟类达到284种,其中国家一级和二级重点保护鸟类达到54种。一些之前在保护区没有出现过的鸟类,比如说丑鸭还有彩鹮等这些鸟类,陆陆续续也在大丰湿地上出现。”
一拨拨水鸟自由栖息、快乐觅食,成群的麋鹿或悠闲溜达,或一路小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在盐城随处可见。位于东台的川水湾海岸带湿地修复工程尚未完工交付,大批野生动物已迫不及待、抢先入驻,俨然把自己当成了金牌“业主”。
记者了解到,占地1.9万亩的川水湾海岸带湿地修复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在海岸带遗产地开展的生态修复项目,在不同分区内采用“湿地水文水系恢复+湿地微地形恢复+湿地植被恢复+鸟类栖息地恢复+互花米草防治”的修复措施,初步恢复了淡水湿地、咸淡水湿地等原生自然湿地生境,为丹顶鹤、黑嘴鸥等珍稀鸟类营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中交上航局川水湾海岸带湿地修复项目安全负责人 饶彪期:“我们正在推进道路施工、防护栏安装,后面还有淡水区的绿化种植,这些完工后,我们这里就会形成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成为水鸟和麋鹿的新家。”
呵护大美湿地、厚植生态家底,为盐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盐城黄海湿地申遗成功四年来,我市积极实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生态修复工程,推动“生态岛”试验区、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探索“生态+农业”模式,推广“金融+生态”创新试点,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2022年,全市修复退化湿地面积3.37万亩,位列全省第一。目前,全市受保护湿地面积达41.6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54%、自然湿地保护率62%,创成国际湿地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是金灿灿的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在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指引下,全市上下将深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推动生态价值多元转化,积极探索湿地旅游、滨海旅游的新模式、新路径,不断拓展提升五条文旅产业带,统筹推进城郊都市休闲圈和里下河水乡、古黄河等生态风光带建设,努力把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价值,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