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稿件

第一观察丨大运会开幕式前夕的这场考察有深意

时间:2023-07-28

在出席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前夕,7月25日下午和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四川省广元市、德阳市,考察了翠云廊古蜀道、三星堆博物馆。

这两个考察点,历史感和文化味都很浓。而大运会也是文明交流的盛会。

先看翠云廊古蜀道。

总书记这次考察的翠云廊,是剑门蜀道的一段。道路两旁,行道古柏虬枝招展、浓荫遮天。

三百长程十万树,古人于蜀道植柏,可追溯至秦朝,意在植树表道,以树计里。

千百年来,树荫蔽着人,人敬奉着树。翠云廊无声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追求,蕴含着中国人的生态智慧。

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

不久前再次召开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会议召开仅一周后,习近平总书记便实地考察翠云廊,了解当地推进历史文化传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传递出的信号不言而喻:要传承弘扬生态文化,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再看三星堆。

这里是四川盆地目前发现夏商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性遗址,充分体现了古蜀文明、长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模式的重要实物例证。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背后,离不开一项重要工作——考古。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考古工作,一系列重要论述赋予考古工作重大使命:“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

考古工作解答中华文明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为文化进步寻根、为时代发展蓄力、为民族自信奠基。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到山西运城博物馆,再到中国历史研究院内的中国考古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将目光投向深邃的中华文明历史深处,从文明源头汲取坚定信念、自信力量。

这次四川之行,两个考察点,关键词都是“文明”。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向全党全社会发出振奋人心的号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7月在江苏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不论是传承弘扬生态文化,还是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都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也将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本届大运会,3000多年前的“太阳神鸟”元素频繁出现,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向世界其他文明发出诚挚的邀请。

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透过大运会这一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中华文明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编辑:华鹏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