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气温攀升,因线路温度过高、充电不当等原因引发的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也时有发生。而尽管消防部门要求,电动自行车不允许停进楼道、禁止违规充电,但为了图一时方便而忽视安全的违规情形仍然屡禁不止。
昨天清晨,香城世家小区25号门厅一辆电动自行车突然发生自燃,从业主提供的现场视频可以看到,一辆电动自行车冒着浓浓的黑烟,已经只剩下框架,门厅的屋顶和墙壁也在爆炸中出现了大面积的脱落。
市民 徐先生:“我六点半钟到这边上班,是25栋二单元上班,发现25栋三单元里面着火了,我看一下,人家又没充电,电瓶车着火,我当时不敢碰,不敢碰的时候,我就跑到门卫去喊保安,物业上的人。”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除了这辆已经爆炸的电动自行车,现场还有两辆电动自行车,其中一辆已被殃及,幸好火灾发现及时,否则产生连锁反应,后果将不堪设想。那么,该电动自行车为何会停放在门厅内呢?物业对此是否有管理呢?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了该小区的物业管理中心。
小区物业秩序维护主管 李军:“也跟业主说车辆禁止入大厅,他们就说没有地方充电,充电的时候他们有车库,车库他们有的时候也不进,就图方便往门口一放。”
电动自行车作为日常出行首选交通工具之一,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其火灾危险性也不容忽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居民没有消防安全意识,在安全和方便之间,选择了方便,大多小区都存在电动自行车停放不当的问题。
小区物业秩序维护主管 李军:“楼道、门厅,消防支队还有盐渎派出所都贴了单子了,门厅、楼层禁止停车,因为火灾往往是十几秒钟,我们保安天天早上组织人员上门,把几十栋楼,每天都是把电瓶车拿出来。”
贪图方便,将电动车停放在楼道、消防通道等地方的行为,对整栋楼的公共安全来说,都是巨大的隐患和威胁。电动自行车一旦起火,大量的热和毒气会快速封锁唯一的逃生通道,可能就是几十秒钟,人就丧生在毒气之中。该物业经理也表示,将以此次事件为教训,对今后工作加以整改。
据统计,90%的电动自行车起火致人伤亡案例都发生在门厅、过道以及楼梯间,这次安全事故也再次用事实提醒我们,日常在使用电动自行车时,一定要做到“车辆不进楼、电池不入户、人车不同屋”,做好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