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峰村是以陈海峰烈士的名字命名,位于滨海县天场镇。其面积约300公顷,耕地面积约193公顷。
陈海峰
1917年10月出生于阜宁县二区张桥乡张桥村(现滨海县天场镇海峰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1年4月,他参加新四军第3师8旅24团3营9连,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副连长。1942年农历正月十三日夜,24团奉命攻打日军鲍墩据点。在团长谢振华的指挥下,陈海峰所在的3营担任主攻,日伪军被打得节节败退。就在我军发起总攻的关键时刻,陈洋据点的日伪军乘着多艘装甲汽艇赶来增援。与此同时,逃往千秋方向的日伪军又反扑过来。在这紧要关头,团首长命令3营就地转向阻击增援之敌。
激战到凌晨,由于敌军火力占据优势,我军伤亡惨重。为避免无谓的牺牲,团首长果断地下达撤退命令。陈海峰所在连奉命担任掩护任务,他沉着冷静地指挥部分战士坚守原地,牵制敌人,用机枪掩护主力部队快速撤退。就在24团主力基本撤出阵地时,陈海峰被从日军汽艇上飞来的一颗子弹击中胸部,壮烈牺牲,年仅25岁。
陈海峰与牺牲的17位战友同墓长眠于鲍墩。1945年撤保建村时,烈士的家乡张桥和穆庄两个自然村被命名为海峰村。
近几年来,海峰村大力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了千亩海天青生态高值农业示范园,并在此基础上,对渗溢的集体土地,以海峰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为载体,集中栽植无花果6.7公顷,其中部分收益由40多户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分享。此外,依托土地流转,已建成规模种植基地75.3公顷。省委驻滨帮扶工作队注资三百多万元,购置蔬果加工设备、新建600吨冷库,有序开发无花果茶、冻干片、蜜钱等系列产品,通过加工增值,既提升比较效益,又增加集体收益。同时,新建了600多平米党群服务中心和近2000平米的村民活动广场,规范建设各个功能室,村组干部全部集中办公,打造了集党务、村务、服务、事务于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提升了服务群众的能力。2017年通过整村推进,海峰村成功创建为省级水美乡村。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