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我们正常人很难想象。然而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世界被按下了“静音键”,他们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特殊人群——听障儿童。
眼前的孩子叫小芽(化名),和正常孩子一样活泼可爱,但她却是一个听力障碍患者。六年前,小芽呱呱落地时,响亮的啼哭声让产房外的家人激动不已。正当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时,小芽的听力筛查未通过,被确诊为先天性听力障碍,这对一家人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在一筹莫展的时候,2021年5月《盐城市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和升级救助项目》政策的出台,让小芽一家人看到了希望和曙光。
小芽的奶奶钱保琴:“我这样想的,一个小孩虽然她耳朵生病了,做了耳蜗,和正常孩子一样,因为现在戴眼镜的很多,眼睛近视也需要戴眼镜,她这个小耳朵生病了,做耳蜗的可以和正常人一样。我看她一天一天的努力加油康复,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强。非常高兴,将来有希望。”
带着“小耳朵”的小芽,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进步非常快,聆听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盐城市残疾人教育康复中心小芽的个训课老师 蒋奉蓉:“来这里已经有3年了。从她一开始,比较害羞,比较不乐意开口,到现在呢,已经可以正常的进入幼儿园了,平时的话也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交流。”
现在的小芽每天非常盼着去幼儿园,和同学们一起画画、唱歌,顺利踏上了“融入社会”的幸福列车,小芽家里的欢声笑语又回来了。
盐南高新区柏润幼儿园大(2)班老师 王津:“(她)进入我们这个大家庭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她特别喜欢动手,她的叠被子这方面特别特别认真。她还会教隔壁床的小朋友怎么弄怎么弄,把衣服脱完了,叠好了,然后放在脚底下。”
小芽并非唯一的幸运者,盐城市残疾人教育康复中心大约有60名听障儿童,接受度较好的幼儿通过听觉训练、语言训练,大约15个月左右就能进入普幼或普小。记者了解到,目前该中心已有38名幼儿进入普幼普小。
盐城市残疾人教育康复中心教务科科长 祁静谊:“幼儿家长康复训练认知度已经有所提升,家园融合大大提升了幼儿的康复训练质量。康复中心的每位老师,用信心托起幼儿的期望,用爱点燃春天,让我们一起静待花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记为民办实事宗旨,启动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和升级救助项目,精准解决听障儿童重建听觉和后续康复问题、改善听障儿童生活质量、减轻残疾儿童家庭经济负担。目前,我市已累计投入2200余万元,为70名听障儿童植人工耳蜗,为198名儿童实施体外机升级,是全省唯一入选中国残联康复部《精准康复优秀案例汇编》管理篇的城市,今年更是被评为中国残联优秀案例,被中国残疾人杂志作为创新案例刊登。
盐城市残联党组成员 副理事长 杜鸿儒:“‘创始成终创造美好’,下一步,我们市残联将按照‘应植尽植、应升全升、应康优康’的原则,持续实施项目 2.0 版本,让每一个有需要的孩子重返有声世界,生活更有尊严、学习更有成果、未来更有希望人生更加精彩!”
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许宏 季超 卞恺祥 孙厚锦
编辑:朱洁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