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生热点

擦亮特色产业品牌 走稳乡村振兴致富路

时间:2023-12-11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做大做强乡村特色农业是推动区域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近年来,我市坚决扛起农业大市担当,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使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成为乡村居民致富增收的增长极。

今天,记者走进大丰区新丰镇永跃村看到,村民们正忙着收割、分拣花菜、紫包菜,田间地头一派繁忙。该村将原本村集体闲置土地进行流转盘活,实现了蔬菜种植基地规模化。

大丰区新丰镇永跃村村民 陈松玉:“以前我们打工都要出远门,现在我们在家门口就有活干,而且田里的紫包菜、花菜有专业部门进行指导种植,从不担心(种得)好不好。”

村级集体经济富不富、老百姓的腰包鼓不鼓,决定着乡村振兴的成色。永跃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不仅抓住了特色产业,更通过注册跃峰果蔬专业合作社,做大做活做优大棚果蔬产业。

大丰区新丰镇永跃村村委会副主任 韦建和:“现在我们村紫包菜、花菜产业大丰收,平均每亩产量有8000斤左右,村集体种植面积15亩。我们通过这些收入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村改善乡村道路,美化乡村环境,更好地提高群众幸福度、满意度。”

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的还有射阳县海河镇,走进该镇的万亩有机果蔬园区,硕大的叶片下点缀着朵朵黄花,一个个翠绿光滑的西葫芦静静地“躺”在田地里,长势喜人。

射阳县海河镇西葫芦种植大户 丁昌彬:“西葫芦今年刚刚上市,每天能摘个千把斤,今年行情比较好,每斤在两块二左右,如果按照目前的行情,一个棚挣两万多块钱,肯定没有问题。”

海河西葫芦是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产品,目前,海河西葫芦生产基地已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年产西葫芦6万吨,主要销往上海、苏锡常等城市的菜场和超市。在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的同时,该镇还引导种植户根据市场需求持续引进新品种。

射阳县海河镇农业农村局党支部副书记 缪为文:“现有日光温室大棚6500亩,钢架大棚2000亩,其余种植的是紫苏、梨果、小番茄,常年用工在800人左右,西葫芦的纯收益产值达到2亿元左右。”

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据了解,202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415.2亿元,位居全省第一,是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中农业总产值唯一超千亿元的城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日益完善,粮食产量稳定在140亿斤以上,蔬菜、猪肉、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我市正继续围绕富民强村,把推动产业发展摆到突出位置,在产业培育、集体经营、富民增收等方面持续发力,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走稳产业振兴致富路。

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徐梅宝 温杰 大丰台 射阳台

编辑:单丹


编辑:单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