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走进我市沿海湿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丹顶鹤、黑鹳等,或自由游戈,或翩翩起舞,或振翅欲飞……旁边成片的芦苇摇曳生姿,与婉转飞舞的“精灵们”描绘出一幅唯美的湿地画卷。尤其是随着首批14只“贵客”火烈鸟的抵达,更是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魅力。
近日, 14只火烈鸟飞抵东台条子泥湿地越冬,据了解火烈鸟已连续9年来此越冬,种群数量从起初的1只增加到今年的14只,为历年之最。近年来,得益于我市持续推动湿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子泥湿地积极探索“湿地水文水系修复+湿地微地形修复+湿地植被修复+鸟类栖息地修复+互花米草防治”的修复模式,在此过冬的候鸟种群数量逐年增长。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孙家录:“我是一名生态摄影师,到这里来拍火烈鸟,它去年是11只,到今年是14只,明显看得出来,它带了三个小宝宝来了。最近几年,我们很明显的感到到这里栖息的鸟,品种越来越多,数量也越来越大。”
这边火烈鸟起舞,那边丹顶鹤陆续归“盐”。在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的水面上、盐蒿地里,丹顶鹤等越冬候鸟迎着暖阳,或空中飞舞,或悠闲觅食,呈现出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据了解,预计下一个寒潮到来前,最后几批丹顶鹤也将陆续抵达。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与保护科副科长 陈国远:“从今年的10月26日,我们在巡护当中首批发现丹顶鹤来保护区越冬,特别是近期的气温明显的下降,越冬的大部分鸟类陆续来到保护区,比如说丹顶鹤、灰鹤、大雁、鸬鹚、天鹅、白鹤、白枕鹤等等。”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辐射沙脊群和潮间带湿地,是全球鸟类重要越冬地和迁徙中转站,每年来此越冬、迁徙中转的鸟类超2000万只。近年来,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大力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来保护区栖息繁衍。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与保护科副科长 陈国远:“一是进行芦苇控制,互花米草治理,菖蒲治理。第二个方面主要是通过水位控制来增加冬季鸟类的食物来源,比如说丹顶鹤这样大的鸟类,他喜欢在10—20公分的水里面。在执法过程中加强巡护,这个特别是丹顶鹤,我们每天白天到晚上都是增加巡护力度,确保丹顶鹤来保护区的安全越冬。”
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闫海 许万竞 张旻 东台台
编辑:单丹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