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稿件

移风易俗|南阳镇诚心村:家规家训传文明 移风易俗树新风

时间:2023-11-20

家规家训传文明

移风易俗树新风

走进南阳镇诚心村,一处处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倡导移风易俗的宣传展板、道旗和生动靓丽的文化墙绘让人眼前一亮;文化礼堂内一阵阵吹拉弹唱的音乐声、歌声和欢笑声令人陶醉;干净整洁绿色的生活环境让人舒心又养心;“长者食堂”悠悠烟火气更让人暖胃又暖心……一股股新时代的文明气息扑面而来。

该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创建文明村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通过“理论课堂”“道德课堂”“说唱课堂”“制度课堂”“实践课堂”等形式,强化家风家教建设,让好家风成为移风易俗内生动力,引领移风易俗新风尚,使这座盐城市文明村、省特色田园乡村和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焕发出时代光彩。

图片

△该村“长者食堂”守护着老人幸福“食”光。


“阵地课堂”
让移风易俗“润物细无声”入心田

“家风正,家教优,家庭和。”“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红白理事讲新风,用餐节俭不浪费”等内容在该村宣传橱窗、路灯道旗、电子显示屏、健身游园、文化礼堂以及民居屋墙等“抬眼即见,触手可及”。这些公益广告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图文并茂,画面精美,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俨然成了该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走出家门,就看到婚事新办,勤俭节约,杜绝攀比,孝老爱亲,邻里和谐等公益广告,天天看着看着,自己都能背上了。”9月8日,该村村民宗荣生指着房屋墙上“图说移风易俗”“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等各类手绘图画,赞不绝口,在他看来,这些公益广告不仅传递着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也规范了村民们的行为。

“村里的流动‘小喇叭’时常播放以传承良好家风引领移风易俗新风尚等内容,手机打开,网格群里也是推送不断,什么该提倡,什么该摒弃,都知晓。”该村村民沈德胜说,“这种耳闻目染的方式真是‘润物细无声’啊,早已入脑入心。”

图片

△该村通过道旗、橱窗等宣传阵地,营造移风易俗浓厚氛围,让移风易俗理念“润物细无声”入心田。

“道德课堂”
推进榜样示范引领移风易俗新风尚

“今年6月1日是我父亲70岁生日,外面的亲朋好友都说老人家这个整生日要好好热闹一下,我们弟兄俩就想,与其花那么多钱请客吃饭,还不如多买点好吃的、好看的衣服孝敬老人呢。心里虽这么想,但也担心老人家有想法,不开心,不想我父亲说,‘什么时代了,广播播,网格员讲,宣传栏内贴,思想还没转变啊’。一句话把我们都说笑了。生日当天,我弟兄俩两家人一起做了几个父亲爱吃的菜、买了个生日蛋糕、给他买了身新衣服,陪他一起庆生。那天我父亲尤为高兴,与我们一起谈笑到深夜……”8月26日,该村村民李志进走上讲台,讲述着自家移风易俗、弘扬新风的故事。

该村充分发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的“道德讲堂”教化引领作用,以加强“家风”建设为主线,推进移风易俗新观念。通过邀请本镇本村本土的“南阳好人”“五星文明户”“移风易俗星”“美丽庭院”中优秀代表进讲堂、上讲台,用他们优秀品质中蕴含的“好家风”,原汁原味、耳熟能详的真人实事引发共鸣。

图片

△ 该村通过说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移风易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说唱课堂”
推动移风易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新时代,风尚高,婚喜事,简办好;讲文明,树新风,不攀比,无烦恼;生厚养,丧简办,破迷信,恶习抛;不铺张,不浪费,好传统,人人晓;为子孙,要环保,好生态,乐逍遥,乐逍遥。”“文明新风要宣扬,婚事新办不铺张;陈规陋习要转型,厚养薄葬见真情。”……日前,《移风易俗三字经》《移风易俗新说》在该村唱响,欢快的快板声将移风易俗新理念传到群众心坎上。

该镇邀请文艺志愿爱好者,组建百姓说唱团队,将建设优良家风与推进移风易俗理念相融合,自编《四大妈说唱家风》《移风易俗三字经》《移风易俗新说》等节目,利用村民大会、党员活动日、端午节、国庆节等会议和重要节日、重点活动,通过简单易懂的语句、轻松明快的节奏,以快板、说唱等“接地气”的形式,将家规家训和“婚事新办、厚养薄葬”等规矩和理念说出来,把身边的好人、好家风道出来,让群众想听、爱听、入心。

“制度课堂”
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村里有《村规民约》,办理红白事都有标准,而在我们家庭,也有家规家训。”9月10日,该村村民戴锦生说。“爷爷,我知道,我知道。法在心中,行在法内。孝敬老人,严教子孙。提倡节俭,杜绝浪费……”在戴锦生一旁的小孙子说起自家的家规家训内容如数家珍。

该村成立道德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理事会长及成员由村有威望、有责任心且公道正派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等担任。结合村情民俗,制定红白事办事标准。制定印发《村规民约》,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庆事宜不办”列入其内。完善村组干部和党员带头移风易俗的规定,严格落实村组干部和党员操办婚丧嫁娶等事宜报备制度,带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动员引导村民注重家风建设,制定家规家训,通过家训引领教化,让广大群众“行有规则”,推进移风易俗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图片

△ 该村通过征集优秀“家规、家训、家书”、组织诵读和悬挂“好家风”训词等实践活动,让好家风成为移风易俗内生动力,助力移风易俗落地“有声”。

“实践课堂”
让移风易俗活力四射、落地有声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常态化开展敬老爱老、移风易俗宣讲、传承文明我先行等志愿活动。充分发挥网格平台优势,为村民提供“点单式”配送服务,打通移风易俗“肠梗阻”。同时,组织撰写及评选家风日记、征集优秀“家规、家训、家书”、组织诵读和悬挂“好家风”训词、评选表彰和学习“文明家庭”“五星文明户”“美丽庭院”,走访慰问家风建设和移风易俗典型等系列活动,为形成好家风和移风易俗不断注入新鲜活力,让“良好家风”和移风易俗落地“有声”。

“孩子结婚,就担心亲家彩礼要得多,有天我把亲家来串门的消息告诉了网格员,网格员拿了移风易俗宣传册就赶到了我家来宣讲,可能是我想多了,亲家当时就表态,随你们,我们不要彩礼,又不是卖女儿,孩子嫁过来是过日子的,两孩子过得好才是我们的心愿。”该村村民管道祥说。

“我们这边孝敬老人、邻里互助早已成了村民一种习惯,红白喜事不大操大办,大家也不攀比,闲时在乡村舞台上唱几曲,怕麻烦连午饭都不用做,直接去长者食堂吃饭,生活在这里真的很轻松、很快乐。”该村65岁村民曾亚芳说出了发自肺腑的心声,也道出了该村文明新气象。

编辑:邱璐璐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