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只有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锚定农业强市目标追求,我市毫不动摇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力实施重大新品种创制和特色品种开发工程,积极培育良种,夯实种业创新基础,精准发力培育种业“中国芯”,积极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贡献“芯”力量。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在苏垦农发临海分公司顺泰生产区,来自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的专家组对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南粳盐1号”、“盐稻21号”现场进行了测产。经量面积、收割、称重、测水分等程序后,确定“南粳盐1号”理论亩产561.1公斤,“盐稻21号”理论亩产531.5公斤。两个品种大面积推广后,将为加强我国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新的优质种质资源。据了解,目前“盐稻系列”耐盐碱水稻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500多万亩。
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东中心主任 张亚东:“它的品种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在盐碱地上种植要比我们的普通品种种植更好的具有适应性,目前来看,两个测产的品种整个长势情况非常好。”
苏垦农发临海分公司顺泰生产区主任 蔡小平:“两个水稻品种今年主要采取的就是从有机肥的投入,还有通过淡水的淋盐洗碱等技术,通过不断地改良土壤、提高产量,今年我们对这个品种试验示范的效果很满意,我们打算明年再试种一部分,再扩大面积,再种一点。”
金秋时节,走进大华种业集团黄海分公司位于黄海农场一处600多亩的试验基地里,金黄的稻穗构成的丰收美景尽收眼底。迁粳28号、盐糯19、泗稻1933等36个水稻品种,在这里均有一席之地。记者了解到,大华种业集团黄海分公司现有育种试验基地1210亩,拥有研发人员40多人,经过多年积累已培育小麦、水稻、玉米等品种61个;拥有国家级品种9个、省级品种52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2亿亩。公司结合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已累计服务农民数万人次。
大华种业集团黄海分公司副经理 朱发祥:“我们依托垦区(耕地)资源,种子生产实行统一布局、统一供应、统一技术措施、统一机械作业、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种子收购的‘六统一’规范管理,繁种的产量、质量位列行业前列。”
种子经销商 汪栓勤:“我经营农资多年,感觉大华种子公司,它的种子发芽率高、产量也高、纯度也很高。”
做强种业,激活“芯”动力。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掘资源和人才优势,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布局,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快建设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努力在优势产业品种上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根据农情调度,今年,全市种植秋粮827.3万亩,加上668.96万亩夏粮,全年播种粮食1496.2万亩、较上年及省下达目标任务增6.9万亩。预计水稻平均亩产642.3公斤、较上年增23.6公斤,总产79.98亿斤、增3.4亿斤。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