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信诈骗借助技术革新和蹭热点,不断变形升级,令人防不胜防。这不,近日,就有犯罪分子瞄上了“乡村振兴”。他们利用电子平台,打着“乡村振兴”的旗号实施诈骗。一起来看看。
2023年9月28日下午,新河派出所的民警接到市反诈中心的紧急预警信息,称辖区一居民疑似正在遭受电信网络诈骗,请尽快上门预警。值班民警收到该信息后,随即奔赴现场处理。
盐城市公安局 盐南高新区分局 新河派出所 巡逻处警队指导员 顾猛:“后来我们到现场的时候,看到一个50多岁的女的,还在那里弄手机,弄两个手机,轮流在捯。我问她,你用手机干什么,她说她接到一个乡村振兴的传单,说来给他们发钱的,给她发140万,她说现在和人家平台联系了,人家马上转钱给她。”
张女士(化名):“不是投资的。”
民警:“(这个)乡村振兴是啥?”
张女士(化名):“这个是个软件,他在QQ群里有个老师,(给我)批下来这个名额。”
张女士(化名)告诉民警,自己是收到了一份“乡村振兴”的传单,添加上工作人员后,对方表示要给她发140万元,但需要张女士先转73500元的“冻结费”过来。
张女士(化名):“他说钱转不进来,说失败的原因,是我的开户行地点识别不到,资金账户被冻结了,冻结了之后,现在这笔钱,他叫我支付冻结费来解封账户,要罚款5%的冻结费(来解冻)。”
民警:“你这个是被骗了,你要相信我的话,它是一种钓鱼的方式,叫你不停地充值解冻,把(钱)转过去。”
经过民警的一番劝说,张女士终于意识到,自己是遇到了电信诈骗。国家乡村振兴的每一项工作,从申请、评议、审批再到落实,都有严格的流程。如今,直接就能分得百万余元?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盐城市公安局 盐南高新区分局 新河派出所 巡逻处警队指导员 顾猛:“无缘无故的好事砸到你头上是不可能的。凡是涉及到转账的,叫你把银行卡密码或者验证码给对方的,就不要轻易相信对方,防止上当受骗。”
电信诈骗类型有很多种,打着“乡村振兴文件”的幌子,骗取受害人钱财的手段只是其中之一。大家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见码就扫,也不要轻易添加陌生人的微信、QQ等社交账号,遇到不明事项,请及时向公安机关咨询求助。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