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结硕果,乡村沃野丰收忙。走进盐阜大地的田间地头,人们抢抓农时,忙着收获,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粮食连年高产,良种功不可没。近日,2023年“江苏好品种”水稻展示观摩活动在我市江苏神农大丰种业张洪程院士工作站举行。本次活动是全省水稻育种最新成果的大展示,旨在加快优质、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便于农民、专家推广部门更加直观地评价和现场遴选适合各地推广应用新品种。据了解,此次参展的品种达83个,其中,我市神农大丰种业展示的 “南粳5718”被认定为农业农村部成长型品种。
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周正红:“目前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有50几个,我们今年参试的有30几个。目前我们主推的是南粳5718,已形成国际级的主推品种,农业农村部的成长型品种。”
江苏省种子管理站推广研究员 宋锦花:“开展这个展示工作,也就是让农民能够亲自到田间来看品种,其实是我们给农民提供了一个看和选种的平台,我们通过这个品种的展示,一个是测定品种的安全性;第二个呢,就是我们能够加快新品种推广的速度。”
在阜宁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里,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中荡漾起伏。稻田里,今年第一批成熟制种水稻开始收割,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在稻浪中来回穿梭忙碌,收割、脱粒、装车一气呵成,金色田野里奏响了制种水稻的“丰收曲”。
江苏阜宁辰裕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查亮亮:“正在收割的品种,它有很大的特点就是穗型大、千粒重高,今年的结实率也很高,亩均的产值在4000元左右,总结下来,应该说我们今年肯定是一个丰收年。”
同样喜获丰收的还有大丰区金色农业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基地,只见数台收割机在田里来回穿梭,紧张作业。技术人员介绍,今年不仅天气给力,更关键的是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方面取得重要的突破,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全面应用,从激光平整田地开始,印刷播种、北斗卫星导航辅助父母本机插秧、全程无人机综合运用,最后机械化父母本分收。全程机械化、智能化让今年杂交制种水稻亩产创下历史新高。
江苏金色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宣山:“对这些关键技术进行了集成。目前,在我们公司3万多亩的制种面积上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经过专家的测产,我们的最高亩产达到了350多公斤,实现了规模化生产的历史性的突破。”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