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既要提质增效、开创未来,又要保存根脉、留住乡愁。在绿色低碳示范区和绿色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我市住建部门加强传统建筑、街区(厂区)、古镇、村落等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推动城市面貌有机更新。
2019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城北地区改造工程,再现市区昔日繁华,实现了“三年见成效”预期目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极大提升。位于盐城中心城区老城核心区的瓢城绿廊,总长度4.84公里,是老盐城城墙故址所在。突出展示古城墙基,打造特色林荫步道,构建社区生活圈。
市民 侯远健:“我从盐城中学瓜井走过来,路过拱斗门,这一路增加了很多街头绿地,沿线景观、道路、人行道都焕然一新,古城墙、城门记忆小品、双排的法桐行道树,既有老城韵味,又和城市整体风貌相融合。”
城市更新,要留住城市记忆,也要留住烟火气。近年来,亭湖区以加快实施建军路红色文化街区传承更新项目,进行老城改造,全力推进商圈再度繁荣。精心策划打造竹林大饭店,成为盐城文化新地标;改造盐城电影院,打造1956星剧场,再现“曲山艺海”风采……新旧业态叠加,文商旅有机融合,建军路商业街重现往日繁华和盐城人眼中的市井味。
市民 董武治:“重新改造后的竹林大饭店保留了老盐城的味道,这里有很多特色老字号、盐城民俗博物馆、留下时光痕迹的老物件……吸引更多年龄段的市民来这里体验盐城的老味道。”
盐城在探索多元化路径、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方面做了诸多探索和尝试。作为大市区内目前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千年古镇,伍佑珠溪古镇约1.6平方公里,经过精细的修复建设,重现盐公署、四门等盐文化古迹场景,延续古镇千年文脉。
市民 王荣凤:“这个古镇改造以后,我们感到很开心,我们每天晚上都出来散步,风景也很好,心情很舒畅。”
留住乡愁,各美其美。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老城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探索文商旅融合发展新路径,重视文化传承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与此同时,我市扎实推进“生态百里”行动,依托“林、海、鹿、盐、鹤、垦”等资源优势,挖掘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盐垦文化、海洋文化等特色内涵,着力打造一批沿线风貌资源点,展示盐城沿海特色风貌“生态风光带”。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